六、藤原伊尹摄政
安和三年(970年)三月,改元天禄。安和三年(970年)五月,摄政藤原实赖病重。安和三年(970年)五月十二日,圆融院赐度僧人四十人,并大赦天下,以祈求藤原实赖病愈。安和三年(970年)五月十八日,藤原实赖薨逝,享年七十一岁。圆融院追赠其为正一位,封尾张公,赐谥号清慎公。《大镜》记载:
太政大臣藤原实赖,(中略)居大臣之位二十七年,执掌天下,担任摄政、关白二十余年。(中略)他处事稳妥,为人诚实。(中略)藤原实赖大人从来不会披散着头发走到府邸小野宫的南面。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从府中能看到稻荷神社的杉树,所以这是神明能够看到的地方,披散头发对神明不敬。
可见他平时的性格。
安和三年(970年)五月二十日,藤原师辅的长子右大臣藤原伊尹开始摄政。当时,藤原在衡虽然高居左大臣之位,但因为是中纳言藤原山荫之孙、但马守藤原有赖之子,以他的家世出身不足以担任摄政之职。藤原在衡学涉和汉,通晓国朝典故,多次升迁,才终于到了这个位置。以文人出身,升至三公之位的,历史上只有吉备真备、菅原道真与藤原在衡三人而已。安和三年(970年)十月,藤原在衡也去世了。
天禄二年(971年)十一月,右大臣藤原伊尹升任太政大臣,大纳言源兼明(醍醐天皇皇子)升任左大臣,大纳言藤原赖忠(藤原实赖之子)升任右大臣。
天禄三年(972年)十月,藤原伊尹患病,上表请辞摄政之职,继而薨逝。圆融院追赠其为正一位,封三河公,赐谥号谦德公。《大镜》记载:

藤原伊尹
太政大臣藤原伊尹,(中略),世称“一条摄政”。(中略)著有诗集一册,署名“大藏史生丰景”。这位大臣荣升大臣之位仅三年,就于天禄三年(972年)十一月一日薨逝,时年四十九岁。(中略)其父九条大人(藤原师辅)临终前曾留下遗言,要求薄葬。但藤原伊尹却说:“怎能如此随意?”于是,还是按礼制举办了葬仪。世人都说,正是因为他违背了先父的遗言,所以才英年早逝。(中略)
不过,也有人说,这位大人姿容卓绝,才华横溢,处处出类拔萃,优于常人,所以才会在寿命这件事上留有遗憾吧!
这位大人经常创作和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有一次,他被天皇册封为春日祭的敕使,使命完成,归京之日,他给心爱的女子送去了这样一首和歌:
连日驻远地,今日始归京。急欲至君处,尽诉苦相思。
还有一次,(藤原)助信少将担任宇佐八幡宫的奉币使。出发之前,在宫中清凉殿的饯别宴上,藤原伊尹大人以“菊花色变”为题,作了一首和歌相赠:
闻君远将行,折菊赠临别。残菊色易变,思君情不移。
藤原伊尹大人既是冷泉、圆融两位天皇的舅父,同时是东宫(花山院)的外祖父。他身居摄政高位,所以世间万事,无不随心所欲,吃穿用度,也是极尽奢华。他在准备升任大臣的庆贺宴时,无意中看到正厅屋檐的背面有一块黑色污迹,就命人将整面墙都贴上陆奥出产的上等壁纸,于是,整个大厅焕然一新。(中略)举办那场宴会的府邸,就是现在藤原伊尹一脉的氏寺——世尊寺。(中略)现在还能看到当时所贴的壁纸。
这位大人膝下子女众多。其中,长女藤原怀子是冷泉院的女御、花山院的生母。(中略)次女是法住寺大臣(藤原为光)的夫人。(中略)九女是冷泉院皇子弹正宫(为尊亲王)的夫人。
藤原伊尹大人与代明亲王的女儿(惠子女王)之间有藏人前少将(藤原举贤)和后少将(藤原义孝)两位公子。这两位公子本也是风流雅致一对妙人,可惜在天延二年(974年),藤原伊尹大人去世后的第三年,京中疱疹流行,两位公子竟一朝一夕,在同一天里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