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治之乱

五、平治之乱

二条院即位第二年,即平治元年(1159年),中纳言右卫门督藤原信赖、前下野守源义朝为首,起兵叛乱。起兵的原因是,保元之乱以后,在平叛中立下战功的平氏已经位列朝堂,而清和源氏始终处于下风,源义朝一直为此愤愤不平。

当时,平清盛娶了兵部少辅平时信的女儿平时子[56]。平时信是葛原亲王[57]大纳言平高栋的后裔[58]。平时子的妹妹平滋子[59]是后白河上皇的内侍——小辨夫人,深得圣宠。平清盛也因此被任命为中部大国的国守,直至太宰府大贰,后来还奉皇命造进了许多宫殿、寺庙,因此被加官到三位,位列公卿,声名赫赫。其子平重盛,其弟平赖盛等,也都位列朝堂。

然而,同为保元之乱功臣的源义朝,却因为要求恩赏,招致朝中上下的厌恶,一直屈居五位,庸庸碌碌,愤世嫉俗。

另一边,信西作为藏人藤原时兼之子,虽然出身不高,但他迎娶了后白河上皇的乳母纪伊局(藤原朝子),从而得到后白河上皇的青睐。他的儿子也因为母亲的关系得到破格提拔,长子藤原俊宪任参议右大辨,次子藤原贞宪任右中辨,三子藤原成范任右近卫少将。信西一门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家族。

于是,源义朝一心想要依附信西,便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信西的第四子。然而,信西见源义朝不受待见,自然不愿与他结为姻亲,便谢绝了这门亲事。不久之后,信西转而与平清盛结成了亲家,可见信西也是十分会盘算的人。这样一来,信西就招致了源义朝的怨恨。

至于藤原信赖,他原本是关白藤原道隆的八世孙,因为自幼侍奉后白河上皇,与后白河上皇关系亲厚,还被封为中纳言右卫门督,时常近侍在后白河上皇左右。有一次,近卫大将的职位有空缺,藤原信赖便向后白河上皇请求让自己担任。后白河上皇询问信西的意见。信西认为:大将之职,非比寻常,而藤原信赖虽然有门第,但他本人却不是大将的材料。后白河上皇认为信西说得有道理,便没有准许藤原信赖的请求。因此,藤原信赖也对信西心怀怨怼,一心想要伺机报复。

不知何时,源义朝和藤原信赖一拍即合,乘着平清盛一家远赴熊野参拜的机会,于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九日夜晚,起兵叛乱。二人攻入后白河上皇御所放火,执勤的卫士大惊,慌忙迎战,右卫门少尉平康忠、左兵卫大尉大江家仲等,奋力迎战,在乱军之中战死。当时的战况,《愚管抄》记载:

后白河院将皇位让给太子(守仁亲王)后,自己就仿照白河、鸟羽两位上皇的做法,以太上天皇的身份亲理政务。当时,后白河上皇对藤原忠隆之子藤原信赖十分宠信。

平治之乱

后白河上皇的北面武士之中,平信成、平信忠、为行、为康等人结成兄弟,刚刚崭露头角。藤原信赖则被封为中纳言右卫门督。

信西的儿子也被越级提拔。藤原俊宪担任大辨宰相、藤原贞宪担任右中辨,藤原成范担任近卫府官员。他们无论才智文章,都出类拔萃。信西还模仿延久旧制,重设了记录所。他子女众多,自己都数不过来,而且全都十分优秀。因此,藤原信赖对信西满怀嫉妒。

当时,源义朝、平清盛分别是源平两氏的首领,在保元之乱以后,他们开始互相竞争。而源义朝与藤原信赖是肝胆相照的关系,源义朝也对信西心怀怨恨,于是,两人合谋,决定起兵造反。

当时,信西在朝中权势盛极一时,而武士之中则是源义朝、平清盛平分秋色。信西有个儿子叫藤原是宪,也就是后来的信浓入道,他因在西山吉峰往生院中(中略)往生极乐而被世人称作“圣僧”。藤原是宪出家之前,源义朝想让他做自己的女婿,然而,信西十分傲慢地一口回绝:“我家儿子是习文之人,不适合做武家的女婿。”谁知道不久之后,信西却让自己与纪二位(藤原朝子)之间的儿子藤原成范做了平清盛的女婿。这样一来,自然会引起源义朝的怨恨。可见即便是信西这样思虑周全的人,也会有失算的时候!(中略)

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九日夜晚,信西和他的儿子像往常一样在三条乌丸行宫后白河上皇身边侍奉。藤原信赖和源义朝包围了上皇御所并放火,想要除掉信西。

藤原信赖一方的中纳言源师仲在上皇御所门口备好车辇,将后白河上皇与上西门院(统子内亲王)接走。当时,信西的妻子也就是藤原成范的母亲纪二位(藤原朝子)因为身材小巧,所以趁人不注意偷偷藏在上西门院(统子内亲王)的裙裾中跟他们一起乘上了车辇。上西门院(统子内亲王)与后白河上皇都是待贤门院(藤原璋子)所生,上西门院(统子内亲王)以后白河上皇长姐的身份被尊为国母,所以这二人关系十分亲密,平常都居住在同一座宫殿之中。

这辆车被源重成、源光基、源季实等人看守,转移到了一本御书所(朝廷将世间流传的书籍全都抄写一份存放于此,因而得名)中。这个源重成后来为了掩护主君源义朝,曾自毁容貌后自杀,想替源义朝一死,他也因为这份忠义之心,得到了世人的好评。

藤原俊宪、藤原贞宪都从上皇御所中逃脱。(中略)信西戴着斗笠,带上左卫门尉藤原师光、右卫门尉成景、兵卫尉田口四郎兼光、右马允斋藤清实,悄悄坐上小轿,往大和国田原方向逃去,并在地上挖了坑躲了进去。这四人自愿剃发,于是,信西便帮他们剃发,并给他们起了法名,分别叫西光、西景、西实、西印,其中西光和西景后来也成为后白河上皇的近侍。(中略)

藤原信赖政变成功,挟持了当时的天皇——二条院,自己把持朝政,并把后白河上皇幽禁在宫中的御书所。藤原信赖马上举行了除目,晋升源义朝为四位播磨守,任命源义朝之子——十三岁的源赖朝为右兵卫佐。

虽然信西隐藏得很好,但当初抬轿的轿夫却将这件事说了出去,最后传到了武士源光康耳中。源光康是源义朝帐下的武士,他马上前往田原,想把信西找出来。

信西的随从藤原师光爬上高高的大树值夜。信西则在洞穴之中高声念佛。这时,藤原师光看到远处有火把往这边过来,于是,马上爬下树朝洞中大喊:“有火把过来了,请小心些。”然后又爬上了大树。这时来了许多武士,到处找寻。藤原师光本以为信西躲在洞穴之中,就会万无一失,没想到武士们还是发现了洞口的木板。武士们挖开洞口后发现,信西已经将佩刀刺入胸口,自尽而亡。武士们斩下信西的头颅,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物语本(《平治物语》等)说藤原信赖派了前出云守源光保去捉拿信西,与史实不符。

当时平清盛刚到熊野,还没参拜,就收到了京中使者传来的政变的消息,便慌忙回京。关于当时的状况,《愚管抄》记载如下:

当时平清盛(中略)身边只有儿子越前守平基盛、十三岁的淡路守平宗盛和十五名随身侍卫,所以打算先回九州集结兵力(平清盛是太宰府大贰,而且在西国有领地)。一位名叫汤浅权守宗重(即汤浅宗重)的纪伊国武士带领三十七骑精锐前来助阵并向平清盛进言:“请大人赶快回京!我愿助大人一臂之力!”还有熊野别当湛快,他虽然不是武士,但毫不犹豫将七件铠甲和弓箭等武器交给平清盛。汤浅宗重十三岁的儿子还将自己紫色皮革的精制铠甲赠给了平宗盛。

藤原公教

于是,平清盛即刻返回京城,并在路上遇上了领兵前来迎接的部将平家贞等人。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十七日,平清盛抵达京都。然而,藤原信赖、源义朝等挟持着天皇、上皇,盘踞在皇宫之内。平清盛投鼠忌器,束手无策。而源义朝一方,由于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也不会主动去挑衅平清盛。但内大臣藤原公教等人,心知藤原信赖、源师仲等人不是治世之才,便暗中劝说平清盛讨伐逆臣。平清盛为了卸下对方防御,便让藤原公教为中介,向藤原信赖献上平氏一族的名册,表明自己绝无二心(《愚管抄》里说名册是藤原公教所写)。藤原信赖大喜,回信说:“你有此心,我心甚悦,求之不得。”《古事谈》记载:

平治合战之时,六波罗入道(平清盛)自南山归洛,次日,便将女婿藤原信亲(藤原信赖之子)送回其父处,随侍武者四人,均于布衣之下着铠甲,此四人为难波三郎经房、馆太郎贞安、平次郎马允盛信、伊藤五景纲。下野守(源义朝)见之叹曰:“此四人,均为以一当千的猛士。此四人若回平氏阵营,我方必定不敌。”

虽然故事书里这么写,但各种史料、族谱中并没有记载平清盛有这么一个女婿,所以这里应该是误传。

藤原信赖拿到了信西的首级,便将之悬挂示众,还烧毁了信西在姊小路西洞院的府邸,并将其子藤原俊宪、藤原成范、藤原贞宪、藤原长宪、藤原维宪、法眼净宪、法桥宽敏、大法师盛宪、藤原澄宪、藤原宪观、藤原觉宪、明遍分别发配到出云、下野、隐岐、阿波、安房、丹波、上总、安艺、信浓、陆奥、伊予、越后等国,并褫夺了其中僧人的度牒。大纳言藤原忠雅负责裁断,藏人右中将藤原成赖负责执行。如此一来,藤原信赖心中对信西的怨愤终于一扫而空。

源义朝也因为平清盛向藤原信赖上交了平氏一族的名簿,表明了归属之意,而自己作为藤原信赖的参谋,自然位居平清盛之上,于是,多年的不快也烟消云散。再想到如果从关东招揽一些将士,压倒平氏也不在话下,源义朝也开始大意起来。

大纳言藤原经宗、检非违使别当藤原惟方、右中将藤原成亲等,最初因惧于藤原信赖的气势而曲意逢迎,负责监管上皇和天皇。现在,眼看着藤原信赖嚣张跋扈,凌驾于群臣之上,心中逐渐生出悔意,渐渐放松了对上皇和天皇的看管。平清盛窥探到这些变化,于是,伺机将上皇、天皇救了出来。《愚管抄》记载:

藤原尹明

平清盛不日归京,(中略)近卫院时期的东宫学士藤原知通之子,大内非藏人[60]藤原尹明,是藤原惟方的岳丈。(中略)那段时间,藤原尹明正好因为受二条院斥责,不准进宫执勤,所以没人注意到他。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乙亥,丑时,二条院行幸六波罗。这是藤原尹明在平清盛的授意下完成的。根据平清盛的计划:白天,提前准备好一辆只有一个牛童的女用牛车;深夜,安排人在二条大街放火,吸引守卫的武士去救火,二条院就趁这个时候乘坐牛车出宫。(中略)

藤原尹明本来就是二条院身边侍奉的人,(中略)内侍所女官伊予内侍和少辅内侍二人,事先就知道这个计划,所以提前就将装有神玺的宝箱和宝剑装入牛车中,等到火烧了起来,就若无其事地将牛车送出了宫。

火灭了之后,藤原信赖让伊予内侍向二条院传话说:“请告诉天皇,火情并不严重。”伊予内侍回答:“遵命。”便默默退了出去。藤原尹明那边,则静静地准备了一个大箱子,将装有玄象[61]、铃鹿[62]和御笛的盒子,以及装有大刀契[63]的盒子、清凉殿上皇位的象征之一的宝剑和宝座等装了进去,随后也出宫去了六波罗府。

当时,六波罗府门前,武士们手持弓刀,防卫森严,厉声呵斥道:“来者何人?”藤原尹明大声回答:“请代为通传,进士(文章生)藏人藤原尹明,携带大内宝物求见。”卫士通传之后,平清盛让卫士赶紧放他进来。

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不久之后,后白河上皇、上西门院(统子内亲王)、美福门院(藤原得子)的御驾也纷纷抵达六波罗府。

这次营救成功,固然是因为平清盛巧妙的计谋,但藤原信赖、源义朝等人的愚笨,也是一目了然。

于是,平清盛将公卿大臣全都召集到六波罗府,前关白藤原忠通与其子关白藤原基实也一同前来。由于藤原基实是藤原信赖的妹婿,所以其他大臣都对他父子心怀戒备。内大臣藤原公教去询问平清盛的意见,平清盛却说:“摄关之臣,即便没来,我们也要去请,何况他们主动来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接纳呢!”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赞同。

如此一来,平清盛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他马上奉诏发兵,讨伐逆臣。《愚管抄》记载:

当晚,平清盛派人在京中散布“天皇行幸六波罗”的流言,引起了轩然大波。(中略)

这时,宫中的藤原信赖、源义朝、源师仲等人顿时成了无头的苍蝇,不知如何是好。后来据源师仲说,当时源义朝冲着藤原信赖吼:“你真是天下第一没脑子,居然把事情搞成这个样子!”藤原信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64]

藤原信赖站在紫宸殿的大厅中,穿着铠甲,正准备将大刀契宝盒的钥匙系到自己的佩刀上。源师仲怀里抱着神镜,对藤原信赖说:“你把钥匙给我,我把它和神镜放一起,你把它系到你大刀上也没什么用。”藤原信赖觉得有道理,就把钥匙扔给了源师仲。源师仲一边说着“这两样东西,我死都不会放手”,一边穿上了蓝摺的直垂(常服)。不一会儿,源义朝穿好甲胄,带着一众将士,出了宫,往京城里去了。

六波罗一方也开始进攻大内。源义朝一边想着“我哪怕战死在六波罗,也要跟他们决一高下……”,一边往六波罗进攻。平家一方有平清盛之子左卫门佐平重盛、平清盛之弟三河守平赖盛驻守,这两人都颇具大将之风。平重盛的马中了箭,他丝毫没有畏惧,马上在堀河的木材上用箭撑着站起来,换了一匹马继续作战,真是英姿飒爽。平家的武将们即便是身上带着断箭回到六波罗,也因是得胜归来而显得威风凛凛。

源义朝一方曾一度逼近六波罗的围墙,府内的人也开始有些骚动不安。大将军平清盛在藏青色的直垂外面套上黑色皮革的铠甲,身背朱漆箭柄的箭羽,身骑黑马,站在六波罗府邸的大门内,戴上锹形的头盔,系上绳结,出门迎敌。随身步兵二三十人,紧跟在马后。尽管当时形势万分危急,但平清盛轻轻一句:“外面怎么有点吵,我去看看就来!”顿时让人觉得安心可靠。

源义朝一方战到只剩十余人,已经回天无力。或许是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源义朝带上残存的十余人,往关东方向逃去。给自己留下一线生机,他日才能卷土重来,一雪“会稽之耻”。源义朝等人经大原的千束崖,朝近江国方向仓皇逃去。(中略)

平清盛来到大内藤原信赖的住所,笑着对他说:“我昨日交上的家族名册,今日想要取回。”

藤原信赖逃到仁和寺,向鸟羽院第五皇子觉性法亲王求助,第二天就被觉性法亲王交到六波罗府。平清盛在六波罗府后设立幕帐,让平氏武士齐集帐中。藤原信赖和右中将藤原成亲被带到帐前,藤原信赖拼命为自己开脱,丑态尽现。(中略)平清盛只摇着头说了一句:“为什么要做这种事情呢?”他的部将马上明白了他的心意,便把藤原信赖拉到河原斩了。

藤原成亲是鸟羽法皇宠臣藤原家成之子,(中略)他只是屈从于藤原信赖,与这件事并没有很深的关联,所以也没有受到重罚。藤原信赖一方的武士,则按照各自罪过大小,受到了惩处。

《百练抄》记载:

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九日夜,右卫门督(藤原)信赖卿、前下野守(源)义朝等谋反,放火上皇三条乌丸御所,奉移上皇(后白河院)、上西门院(统子内亲王)于一本御书所。

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十七日,少纳言入道信西首,廷尉于川原请取,渡大路,悬于西狱门前树。此信西,(中略)前出云守(源)光保所寻出也。

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夜,主上(二条院)、中宫(姝子内亲王),偷出御(平)清盛朝臣六波罗亭,上皇(后白河院)御渡仁和寺。

平经盛

平治元年(1159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遣官军于大内,追讨(藤原)信赖以下之辈。官军分散,(藤原)信赖兵乘胜袭来。六条河原合战,(藤原)信赖、(源)义朝等败北。(藤原)信赖至仁和寺,(平)清盛遣常陆守(平)经盛,召取(藤原)信赖,斩首,其外被诛者多。

以上基本就是当时的实况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