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源氏的沉沦

四、清和源氏的沉沦

和藤原氏一起走向衰落的,还有清和源氏。

清和源氏之祖源经基,因为在“天庆之乱”[33]中立下战功,成为首位“武辨”,闻名天下。其子源满仲,追随关白藤原实赖,于冷泉院安和二年(969年),因密告左大臣源高明而得势,也因此与藤原家的关系越发紧密。其子源赖光,与关白藤原兼家仿若主仆,因此而得到提携,声名显赫一时。源赖光的弟弟源赖信,以及源赖义、源赖家等,勇武之名遍布坂东、陆奥、出羽等地。而且自源满仲以来,源氏代代侍奉于摄关之家,官位节节高升,几乎成了全国武士的首领。

然而,源义家之子源义亲,嘉承年间,因为比叡山僧众的事件被连坐,被处流放淡路国。他认为刑罚不公,便愤而作乱,与国司对抗。还集结党羽,自号国司,进攻出云国,劫掠国卫,抢夺公私财物,肆意乱行。朝廷下令因幡守平正盛出兵征讨。平正盛是平贞盛五世孙,是当年不愿臣服源赖信而从坂东移居到伊贺、伊势地区的平维衡的后裔,世称“伊势平氏”。

平正盛奉旨讨伐源义亲,天仁元年(1108年),平正盛携带源义亲及其党羽四人首级上京,朝廷命检非违使在河原接收了四人首级,并将其悬挂于狱门之上。平正盛的勇武之名,由此而起。

永久五年(1117年),前下野守源仲政逮捕了自称源义亲的人,并将其押解回京。检非违使查验后证实,此人系奸僧冒名,在边远地区行骗而已。

源义家及三弟源义光,与二弟源义纲素来不和。由于源义家嫡子源义亲因罪被诛,所以源义家打算让第二子源义忠继承家业。当时,源义忠任河内守。而源义家的三弟源义光,一路追随源义家征战,虽然军功显赫,声名远播,但官位不过区区五位刑部丞。这时,源义光暗中有了夺嫡的想法。于是,他派出心腹鹿岛三郎,暗中杀害了源义忠,后来又杀死了源义家第三子。

由于源义家第二子、第三子相继遇害,最终由源义亲之子源为义继承了源氏家业。同时,朝廷派人调查杀害源义忠的凶手。于是,源义光为了陷害二哥源义纲父子,故意在源义忠暗杀现场留下一把大刀。检非违使查验后,确认这把大刀是源义纲之子源义明的佩刀,因而认定暗杀事件是源义明所为,诛杀了源义明。

源义纲悲愤不已,率领父子兄弟,占据了近江国甲贺山。白河上皇随即命令源为义出兵征讨。源为义当时才十岁,他带领将士进攻甲贺山。源义纲防守数日,最终不敌,于是削发投降,被处流放佐渡国。源为义的勇武之名,因此而起。后来,他又担任左卫门尉、检非违使。南都北岭的僧人进京作乱时,源为义每每负责守卫皇宫,或者在途中拦截,多次立下战功,他的勇武之名,逐渐可以与平正盛父子比肩。

当时,白河上皇喜欢大兴土木,修建佛寺和行宫,朝中大臣也纷纷投其所好,通过“造进”,获取国司之职的任命。大治二年(1127年),源为义向朝廷请求担任陆奥守,但因为源赖义、源义家担任陆奥守期间,曾发生“前九年”“后三年”的兵乱,朝廷认为此事不祥,所以没有应允。后来源为义请求担任伊予守,朝廷依然没有准许,而是让他选择其他领国。

然而,源为义却认为,陆奥守是自己的祖父及曾祖曾经担任过的职位,伊予守也是曾祖源赖义曾经担任过的官职,除这两国之外,其他属国都不是他心中所愿。于是,源为义的官位就止步于五位左卫门尉,没能扬名立万,也没能挽回家族的名声,整个家族从此慢慢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