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羽夷俘叛变

一、出羽夷俘叛变

嵯峨天皇时期以来,随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国家太平无事,百姓驯良温和,兵戎不起。《日本三代实录》记载,贞观十二年(870年),太宰大贰藤原冬绪上奏:

(大意)军旅的储备中烽火最重要。但近十年来,国家无战事,虽设有烽火,但人皆不知如何调用。若遇非常事,则如何通知?应下令管内各国各岛,试焚烽火,彼此相通,以备不虞。

太宰府是与海外各国交流最重要的窗口。如果有新罗海贼来袭,“烽火”则是传递信号最重要的工具,而已经没人知道“烽火”怎么调用,可见当时社会的安逸。所以,为了镇守虾夷而设置的奥羽两郡,也因为人心安逸,虾夷俘虏乘虚叛乱,夷祸再起。

《日本三代实录》元庆二年(878年)三月二十九日条记载:

出羽国守正五位下藤原朝臣兴世(即藤原兴世)飞驿上奏:夷俘叛乱。今月(元庆二年即878年三月)十五日,烧损秋田城并郡院屋舍、城边民家。仍且以镇兵防守,且征发诸郡军。

之后,元庆二年(878年)四月四日,藤原兴世再次上奏:

(大意)上月(元庆二年即878年三月)十七日,曾上奏秋田郡城邑官舍民家,为凶贼所烧亡之状。其后,派权掾小野春泉、文室有房等,带领精兵,入城合战。夷党日增,敌众我寡。城北郡南,公私舍宅,皆悉烧残,杀人掳物,不可胜数。该国武器兵仗,多在该城。举城烧尽,一无所剩。加上去年(元庆元年,即877年)收获不丰,百姓饥敝,军士不勇。云云。

元庆二年(878年)六月七日,藤原兴世又有奏报:

权掾小野春泉、文室有房等,在秋田营,元庆二年(878年)四月十九日,遣最上郡拟大领伴贞道、俘魁(归顺的夷人首领)玉作宇奈麻吕等,率领官军五百六十人,前往探查敌军情况。路上遇到夷贼三百余人,展开战斗,射伤夷贼十九人。官军七人受伤,伴贞道中流箭而死。

元庆二年(878年)四月二十日,贼众增加,官军不敌,引退回营。

第二天,凶徒来袭,两军相接,夷贼死亡五十三人,负伤三十人。官军死伤者共计二十一人。夺取贼弓三十一张、箭筒二十五个、袄十七领,以及米谷稻粮等。并烧毁贼庐舍十二间,活捉七人。官军疲惫至极,箭矢用尽,所以退兵回营。

本月(元庆二年即878年六月)七日,再次派遣玉作宇奈麻吕,前往高处观察敌情,不久遭遇夷贼,两军交战,玉作宇奈麻吕战死。其后,又有俘囚三人来传话:夷贼希望划秋田河以北,作为己方领地。后来,又发现有夷贼五人,身穿甲冑,埋伏在草中。于是,派遣轻兵百余人追杀。

当天,藤原兴世还报告

出羽权介藤原统行,及小野春泉、文室有房等,进至秋田旧城,积蓄兵甲粮草,与陆奥押领使大掾藤原梶长等率领的援兵会合,共五千余人,守在城中。贼军突袭,四面围攻,官军力战,但贼军势大,权介藤原统行等战败而归。文室有房死战,杀敌数人,身负箭伤,军无后继,只身逃回。藤原统行之子及权弩师神服直雄战死。被敌军夺走甲胄三百领、米粮七百硕[59]、被子一千条、马一千五百一十九匹。其余武器粮草,一无所剩。

于是,朝中公卿将出羽驿使丸部泷麻吕召回,询问军情。丸部泷麻吕回答:

出战官军,全无斗志,望敌奔窜,一心求存。唯独文室有房死战,不顾生死,被流箭射中左脚踝,矢尽而还。

元庆二年(878年)六月十六日,藤原兴世上奏:

贼军势强,人数与日俱增,固守营所,毫无去意。官军畏惧,纷纷逃散。陆奥国援军两千人,及押领使大掾藤原梶长等,都偷偷从小道逃走了。

由此可知,中间部分的奏报有虚假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