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羽院退位
保安四年(1123年)正月二十八日,鸟羽院退位,传位于第一亲王(显仁亲王,崇德院)。由于之前还没举行过立太子的仪式,所以先立太子,并在同一天举行了禅让大典。这也是白河上皇的安排。
保安四年(1123年)二月二日,鸟羽院获得太上天皇尊号,时年二十一岁。此后,白河上皇为“本院”,鸟羽上皇为“新院”。
保延七年(1141年)三月十日,鸟羽上皇落饰出家,御法讳空觉,时年三十九岁。《今镜》记载:
(鸟羽院)在位十六年,后让位于第一皇子(显仁亲王)。白河法皇在世期间,鸟羽院未得亲政。(中略)白河法皇与鸟羽上皇分别被称作“本院”和“新院”,一同居住在三条室町御所之内。
待贤门院藤原璋子被称为“女院”,这三人合称“三院”,居住在一起,过着奢华的生活。皇子、皇女们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白河院、鸟羽院出行时总是乘坐同一驾车辇,虽然是上皇的车辇,但配备了随行的护卫人员。
大约是在保安五年(1124年)吧,就是有闰二月那一年,三院在白河举办赏花大会,盛况空前。白河法皇与鸟羽上皇乘坐同一驾车辇,随行侍从都穿着锦缎刺绣的华服,朝中贵族和官员也穿着华美的服饰,当时的胜景,简直无以言表。随行的太政大臣源雅实也身着华冠美服,骑着高头大马,气宇轩昂。(中略)
白河法皇的车辇之后,便是待贤门院(藤原璋子)的车辇。为了更好地展示女子华美的裙裾,宫中贵妇们的车辇都特设了金银镶嵌的车窗。女院藤原璋子的车辇后面,摆放着她鲜红的裙裾,足有十余层。她身着红色内衬,然后是萌黄(浅绿)的上衣,最外面披着红色的唐衣(外套),唐衣上绣有窠纹(木瓜纹),还镶着金箔银箔。裙摆上不仅镶有金箔银箔,还折出龟鹤、波浪等造型。腰上系着银色的飘带,腰上结绳的配饰上则镶着宝石。(中略)
当时,装有金银车窗的贵妇车辆有十辆之多,所以一同出行的贵妇应该有四十人。大家的衣装全都尽态极妍,估计当天大家都被准许可以暂时不管禁止奢靡的禁令。所以有人甚至按照色彩浓淡依次穿了紫、红、萌黄(浅绿)、山吹(土黄)、苏芳(暗红)五套单衣,一共二十五层,内衬、上衣、唐衣全都镶着带花纹的金箔银箔。还有人将樱、柳颜色的布,捶打出光泽,做成腰带,然后用宝玉作装饰,装扮出古诗中“露凝柳叶丝串玉”[34]的情趣。还有人穿着葡萄染(紫色)的长裙,上面绣着大海的风景,长裙的下摆处绣着海中明月的倒影,营造出古诗中“水镜映花似有云”[35]的意境。还有人在唐衣上绣上太阳的花纹,营造出古诗中“芳草何萋萋,唯可任春光”[36]的气氛。还有人用锦缎做成唐衣,然后插上樱花,再点缀上浅黄色的薄绵,装饰出古诗中“纵有新绿若云霞,香气如丝露芳踪”的意象。(中略)
车辇旁随行的侍从全都穿上有花纹的美服,争奇斗艳。拉车的牛马,用的都是四色彩丝搓成的缰绳。车辇上各色的帷幔摇曳生姿,美丽绝伦。摄政藤原忠通坐在车内,身边自然也带着衣着华美的侍从。(中略)
三院首先来到法胜寺观赏了一番樱花,然后又来到白河南院参加花宴。三院不断将御杯传到臣子们的宴席,给他们赐酒,臣子们也纷纷应景作诗,献给三院。花园大臣源有仁(辅仁亲王之子)写下了这次诗会的序文。鸟羽院创作的和歌还被收录进了《金叶和歌集》。随行的女官也创作了不少应景的和歌,比如这一首:
白川之水清且浅,宜映花色漾千年。
法胜寺中一大片盛开的樱花,如同皑皑白雪。宫人们还将别处采来的樱花铺在法胜寺的庭院之中。厚厚的花瓣甚至能没过拉车的牛的蹄子,牛车走过也不会留下车辙的痕迹。枝头的樱花瓣随风飘落,仿佛真的下雪一般。(中略)
还有一次,三院打算出门赏雪,结果等了很多天都没有下雪。后来终于下雪了,于是,三院马上决定去西山、船冈方向赏雪。在京城之中,白河院、鸟羽院依然乘坐同一车辇。出城之后,鸟羽院穿着大红色直衣,骑马走在雪地之中,身姿矫然,这样难得的场面,真应该找人画下来。
二条大宫令子内亲王(白河院皇女)的侍女们,坐在设有金银车窗的车辇内,露出菊色和枫叶色重叠的裙裾,裙裾上下都衬着白色的衣物,(中略)里面填着棉花,远远望去,仿佛菊花和枫叶飘落在皑皑白雪上一般。这样的车辇一共有五辆。(中略)
鸟羽院品行端正,没有好色的毛病,样貌也十分俊美,佛教的修行十分深厚,时常请法师们念经祝祷。
鸟羽院还十分擅长吹笛,毫不逊色于先帝堀河院。他在音乐方面,也有浓厚的兴趣。(中略)据说,当时的内大臣藤原公教、右大臣德大寺公能、中纳言藤原伊实、藤原成通等都是跟随鸟羽院学习吹笛的弟子。
根据以上记载,可以看出新院(鸟羽院)也十分喜欢奢侈华美。《今镜》左大臣源有仁的小传中记载:
花园左大臣源有仁,所谓的光源氏,应该就是这样的人吧。(中略)
这位大臣,对于衣服的设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不仅要求服装尺寸精准,而且对于纹饰也有自己的喜好。在那之前的人,对于服饰没有这么多讲究,所以有时下裙长长地拖在地上,乌帽子也不知道涂漆加固。但从这时候起,开始流行褶皱乌帽子、光泽乌帽子等款式。不过,据说宫人将最新流行的款式变更的服装推荐给白河院时,曾遭到白河院的斥责。(中略)
鸟羽院及这位花园大臣(源有仁),两人都身量颀长,容貌俊美,会对服装细节作出详细要求,于是,世人也纷纷模仿,在衣服里加上肩垫、腰垫、乌帽子夹、发冠夹一类的东西。或者说必须这样做吧!因为当时流行将帽冠做得十分高耸,如果不做这些加工,帽子就会塌下来。(中略)还有袖子的下摆、裙裾的下摆等,都会被整理得服服贴贴,一丝不乱。在源有仁大人家中,还有专门负责衣装的藏人,被称作“衣纹杂色”[37]。
日本的服饰仪容,在鸟羽上皇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后世。
大治四年(1129年),白河法皇驾崩,进入鸟羽上皇院政时期,这一时期,鸟羽上皇内宠颇多,朝政荒废。保延七年(1141年)三月十日,鸟羽上皇落饰出家,御法讳空觉,时年三十九岁。康治元年(1142年)五月,鸟羽上皇于东大寺受戒。保元元年(1156年)七月二日,鸟羽上皇驾崩,享年五十四岁。葬于鸟羽安乐寿院,因其居所而奉鸟羽院为其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