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冷泉院受禅、立太子及藤原赖通
后冷泉院,讳亲仁,先帝(后朱雀院)第一皇子。御母故尚侍赠皇太后藤原嬉子,是藤原道长第六女。万寿二年(1025年)八月[22],后冷泉院诞生于藤原道长京极府邸。
宽德二年(1045年)四月八日,后冷泉院于大极殿即位,时年二十一岁。同时,立先帝(后朱雀院)第二皇子尊仁亲王为皇太子。

后冷泉院
先帝(后朱雀院)退位之时,原本没有颁发立太子的诏书。按照当时的惯例,一般会在让位的同时颁发立太子的诏书。先帝(后朱雀院)原本想立尊仁亲王为太子,他跟关白藤原赖通说时,藤原赖通却说“立太子之事无须着急”,没有接旨。所以先帝(后朱雀院)最初只颁发了让位的诏书。
而春宫大夫藤原能信假装对圣意一无所知,故意说第二皇子(尊仁亲王)要出家,并向后朱雀院奏请应该去哪所寺庙。后朱雀院回复:“这位亲王要被立为太子,怎么能出家呢?”
关白藤原赖通有意延迟册立东宫,说:“以后再说。”藤原能信大惊说:“关白何出此言?如果现在不立,日后恐怕有变。”于是,后朱雀院大喜,当即留下了立太子的诏书,并任命藤原能信为春宫大夫。
藤原赖通不愿意立第二皇子(尊仁亲王)为太子,只因为第二皇子(尊仁亲王)不是藤原家女儿所生,所以藤原赖通打算让新帝(后冷泉院)先行即位,等到藤原家的女儿为新帝(后冷泉院)诞下皇子之后,再册立太子。然而,藤原赖通的弟弟藤原能信,仿佛对兄长的心思全然不知,直接推动了先帝(后朱雀院)第二皇子(尊仁亲王)立太子之事——作为藤原氏子孙,这个举动实在让人费解。之前父亲藤原道长一手遮天、专横肆意,已经引起了世人的议论,现在兄长藤原赖通也想沿袭父亲的做法,藤原能信恐怕招致世人更大的非议,所以才这样做的吧。
后来,后朱雀上皇召见藤原赖通,十分恳切地将新帝(后冷泉院)和皇太子(尊仁亲王)托付给他。对于托付新帝的诏书,藤原赖通恭谨拜领,但对于托付皇太子的诏书,藤原赖通却故意顾左右而言他,没有拜领。
当年,藤原基经担任摄政时,曾将家传的宝剑——壶切献上,它作为代代东宫的庇佑。然而,虽然皇太子尊仁亲王是名正言顺的东宫,但藤原赖通却因为他不是藤原家的外孙,于是,将宝剑秘藏在宫中储物殿,没有献给太子(尊仁亲王)。(《续古事谈》记载,后冷泉院命藤原赖通将宝剑献给东宫,应是误传。直到后来尊仁亲王即位,才由藤原赖通之弟藤原教通献上。)
后冷泉院即位当天,便下诏依旧由藤原赖通担任关白。宽德二年(1045年)十月,后冷泉院迁入新建皇宫。次年,即宽德三年(1046年)四月,改元永承。同年,右大臣藤原实资(藤原实赖孙,世称小野宫大人,博学好文,其日记《小右记》百余卷流传至今)薨逝。于是,内大臣藤原教通升任右大臣,大纳言藤原赖宗升任内大臣,藤原赖通任左大臣——也就是说,兄弟三人,位列三公,政局完全被这兄弟三人所把控。
后来,到了康平三年(1060年),藤原赖通辞去左大臣之职,次年出任太政大臣。于是,藤原教通升任左大臣,藤原赖宗升任右大臣,藤原赖通之子权大纳言藤原师实升任内大臣。朝中政权,全在藤原一门父子兄弟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