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原道真遭贬谪
次年,即昌泰四年(901年)正月二十五日,菅原道真被贬为太宰员外权帅[26]。大纳言源光升任右大臣。当时藤原时平等所进谗言的大概内容是:
当年宇多上皇想让位给醍醐天皇,私下跟菅原道真商谈。菅原道真劝谏道:“天皇尚在壮年,退位为时过早。”
其实菅原道真内心是希望宇多天皇让位给自己的女婿斋世亲王,现在菅原道真依然暗地里谋划拥立斋世亲王。
当时醍醐天皇才十七岁,听了藤原时平的密报,也没有多想,就轻信了谗言。一想到自己也许会和阳成天皇一样,年纪轻轻就被迫让位,心中大怒,马上就下达了流放菅原道真的命令,还将菅原道真的儿子流放到各地。
菅原道真心中悲苦,写了一首诗献给宇多法皇:
我身几欲随流水,唯盼主君为挽澜。
宇多法皇知晓此事后大惊,心想:“天皇虽然贵为至尊,但好歹是我的儿子。”于是,亲自去找醍醐天皇,想要挽回此事。昌泰四年(901年)正月三十日,宇多法皇从上西门,经丰乐院、真言院,来到清凉殿附近,想要面见醍醐天皇。当时担当守卫的藏人头藤原菅根,原本是菅原道真的学生,但素来与菅原道真不和,因为曾在宫中的“庚申御游”时受到过菅原道真的羞辱,所以一直怀恨在心,于是,他拒绝了宇多法皇的面圣要求,没有通传,让宇多法皇空跑一趟。《日本纪略》记载:
昌泰四年(901年)正月三十日癸丑,太上皇(宇多法皇)御幸左卫门阵,官人以下卫士不下胡床。上皇(宇多法皇)通夜不还。
昌泰四年(901年)二月一日甲寅,上皇(宇多法皇)还本宫,今日权帅(菅原道真)向任。
这指的就是当天发生的事情。文中“官人以下卫士不下胡床”,宇多法皇作为天下至尊,通行此处时,士兵本应伏地跪拜,但他们却“不下胡床”(盘腿而坐),坚守警备,可谓无礼之至了。于是,宇多法皇得不到通传,空等一整晚,可见当时藤原氏的气焰何其嚣张。
宇多法皇一直以来推崇菅原道真,压制藤原氏。所以藤原氏心中不满,把宇多法皇看作“菅家阵营”的首领,直到菅原道真离京。完全不把宇多法皇当作主君对待,可谓十分大逆不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