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源赖政

六、源赖政

关于源赖政对平清盛的恨意的起源,《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等文学作品中是这样描述的:

源赖政

源赖政之子源仲纲有一匹名叫“木下”的爱马。平宗盛想要这匹马,但源仲纲不愿割爱。源赖政知道后,认为不能违逆平氏的意志,便命令源仲纲马上将爱马赠予平宗盛。源仲纲无奈,只得忍痛割爱,由于实在不舍,还作了一首和歌:

既生爱马意,大可常来视。缘何夺人好,偏取我鹿毛。

平宗盛见源仲纲如此不情愿,心中大怒,便把名马“木下”改称“仲纲”,每次用马时,都说“把仲纲牵过来”“把仲纲的辔头戴上”之类,用来羞辱源仲纲。

源仲纲知道后大怒,将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源赖政。源赖政听说后心想:我还活着,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死了,不知道我的子孙会怎么受欺压。于是,便下定决心,辅佐高仓宫亲王继位。

然而,即使平宗盛确实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愚蠢、无礼,但源赖政仅仅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就决心拥护高仓宫亲王即位,也是十分荒唐的。关于源赖政升至三位的过程,《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等文学作品中记载:

源赖政原本只是五位,没有上殿议事的资格,于是,他作了一首和歌,抒发心中的积郁:

久卫大内山,林深人不知。心欲向明月,叶茂蔽青天。

后来这首和歌被传到高仓院耳中。高仓院将他升至四位,准许他上殿议事。源赖政高兴之余,又作了一首和歌:

虽云树高难攀登,有幸拾得树下蕈。

这首和歌又被传到高仓院耳中。高仓院被他的志向所感动,将他升至三位。

然而,真实的状况并不是这样,源赖政能够升到三位,完全是因为平清盛的推荐。《玉海》治承二年(1178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条记载:

今夜(源)赖政叙三位,第一之珍事也。是入道相国(平清盛)奏请云云。其状云:“源氏平氏,共为国之栋梁。而于平氏者,朝恩普照一族,威势满于四海,此均因族人之功勋。然源氏勇士,多因参与谋逆,获罪受罚,独(源)赖政品行正直,勇名传世,却官不及三品,亦无缘上殿。现已年过七旬,尤可哀怜,况近日又有重病缠身之传闻。恳请于其身赴黄泉之前,特授紫绫之恩。”

因此一言,(源)赖政被叙三位。入道(平清盛)奏请之状,虽曰贤明,然时人闻之,无不惊诧。

《玉海》治承三年(1179年)正月十二日条记载:

以侍中资康,访(源)赖政卿疾。自旧年,亦痢病,及获鳞云云。

藤原兼实当时已经是右大臣,对于源赖政升任三位一事,连他都惊叹为“第一之珍事”,还说平清盛的奏请“虽曰贤明,然时人闻之,无不惊诧”,可见这件事确实不同寻常。这件事完全是因为平清盛见源氏武士多因谋叛而人才凋零,所以心生怜悯,而源赖政年过七旬,疾病缠身,所以希望源赖政能在有生之年官至三位,才一番好意,让源赖政得了这样的恩典。所以源赖政能够升任三位,并不是因为和歌。文学作品中“因和歌而获得晋升”的情节,和“源赖政勇斗鵺妖”“源赖政与菖蒲姬的故事”一样,都只是民间传说而已。

平清盛为什么要大发善心,让源赖政升任三位,其中的缘由,现在已经无从知晓。然而,清和源氏之中,官至从三位的,源赖政是第一人。由于平氏的好意,源赖政原本与皇室非亲非故,却能史无前例地位列公卿,所以向平氏进献一两匹好马,根本就不足为道。就算因对方不愿献马而大怒的平宗盛是个蠢货,那么因平宗盛的愚蠢而生出叛逆之心的源氏则比平宗盛还要愚蠢。

不过,源赖政起兵或许并不仅仅是因为私怨。高仓宫亲王觊觎皇位,但普天之下,能够对抗平氏的,除了源赖政并没有第二人选,所以他一心想要依靠源赖政。这和当初崇德上皇依靠源为义如出一辙。因此源赖政才走到这么一个骑虎难下的地步。再加上当初平治之乱时,源赖政原本从属于源义朝一方,后来见官军(平氏)占据上风,便偃旗归顺,才得以免罪。高仓宫亲王拉拢源赖政成为同党,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