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的输血治疗

【病例1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的输血治疗

【简要病史】

患者,男,45岁。考虑为AIHA,患者2017年3 月份曾在某市医院治疗,血红蛋白从28 g/L上升至92 g/L出院,出院后未继续用药,此次因血红蛋白下降,全身水肿入院。查血红蛋白35 g/L,有发热,心率128 次/min,应答不积极,当前针对溶血治疗仅口服泼尼松60 mg/d。输血史:3月份在市医院输了1 U 红细胞,输血过程中出现了血尿,立即停止输血。检查结果如表1-1。

表1-1 AIHA 患者入院检查

img

注:+,阳性;++,强阳性;+++,明显强阳性。

【输血疑问】

现如何输血治疗?是输血还是换血?

【病例解析】

换血的血液必须排除可能的同种抗体,因患者在市医院输过血,要确定抗体后才能做全血置换。这种患者绝不能轻易输血,患者入院的时候自身抗体很强,要筛出很弱甚至衰减的同种抗体,很难,而且这个患者输少量血就出现酱油色尿,要筛到10 U 红细胞用于全血置换,几乎不可能,市医院3 月份的输血导致该患者无法做全血置换。

发生了溶血危象,输什么血都不行,输血只是添乱!输血前Hb 只有28 g/L,还在继续溶血,输与不输,结果都一样,唯一的办法是全血置换。

为了避开同种抗体,全血置换的红细胞应尽可能做到Rh、MNS、Kidd、Lewis 等血型抗原的同型,并盐水配血相合。

AIHA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最怕的就是输过血。当类抗体及同种抗体同时出现,就要躲开同种抗体。全血置换只要有不配合的血液,哪怕一点点杂合子,都会诱发严重的换血后溶血,会前功尽弃!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免疫功能亢进,和新生儿换血完全是两个概念,一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溶血危象的患者经全血置换治疗一次,再入院比例很低,特别提醒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发生致死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