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3】肝硬化患者的输血治疗

【病例23】肝硬化患者的输血治疗

【简要病史】

患者,男,67岁。消化道出血,近两天呕血,黑便量约300 mL,血压、心率正常。今晨复查Hb 80 g/L,相关实验结果见表1-7。临床医师申请冷沉淀。

表1-7 相关实验结果

img

注:↑,轻度升高。

【输血疑问】

该不该输冷沉淀?输血方案是什么?

【病例解析】

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多半是门静脉高压所致,出血量不多,生命体征平稳,切忌滥输血。否则加重门脉高压,出血会不可收拾,控制低血压90/60 mmHg对止血有利,务必控制入液量,患者安静卧床,不要下地活动,适当用缓和的通便药物,避免大便干燥便秘。

【相关知识链接】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点的慢性肝病,属于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可表现为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便,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门静脉高压引起脾大,甚至发生脾功能亢进,外周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以血小板减少最为显著。

(一)输血前评估

1.评估急性或慢性出血、贫血严重程度。

2.输血相关检查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氨与出凝血等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血栓弹力图监测。

3.输血指征

(1)红细胞输注:①Hb ≤60 g/L,Hct≤0.20%,伴有明显缺氧症状。②Hb≤80 g/L,伴有活动性出血等。

(2)新鲜冰冻血浆输注:①PT 和/或APTT 大于正常值1.5~2 倍,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且维生素K 治疗效果欠佳时。②进行肝活检或其他潜在出血的侵入性操作检查或治疗时。③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急性出血时等。

(3)血小板输注:①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临床无出血症状时无需预防性血小板输注。②血小板计数≤50×109/L,伴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需要紧急手术时等。

(4)冷沉淀输注:①纤维蛋白原<1.0 g/L,无药源性纤维蛋白原浓缩剂时可考虑输注。②PT 和/或APTT 大于正常值1.5~2 倍,INR>1.5 且维生素K 治疗效果欠佳时等。

(二)推荐输血量

1.红细胞 ①宜选择悬浮红细胞2 U/次。②一般情况输血量建议为出血量的1/3~1/2,尽可能使血红蛋白维持在≥80 g/L。由于过量输血会增加静脉压力加重继续出血,故不建议补足失血量。

2.新鲜冰冻血浆 ①一般情况为200~400 mL/次。②之后根据临床出血是否停止或出凝血情况确定再次输注剂量。

3.血小板 ①首选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②成人1 U(治疗剂量)/次,严重出血或已产生同种免疫者,可输注2 U(治疗剂量)/次。③小儿每次输注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0.2~0.3 U/kg;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输注单采血小板,可将1 U(治疗剂量)分装成数袋分次输注,通常1 U(治疗剂量)单采血小板相当于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10 U。④如病情需要,输注后24~48小时后可重复输注。

4.冷沉淀 ①一般情况为15 U/kg。②之后根据临床出血是否停止或出凝血情况确定再次输注剂量,最大剂量可达50~60 U/kg。

(三)止血措施

1.生长抑素可显著减少内脏血流,尤其是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效果显著。

2.纤维内镜实施硬化剂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3.肝硬化大多合并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糜烂,应用质子泵抑制药或H2受体拮抗药进行抑酸治疗,保护胃黏膜。

4.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s,PCC)比新鲜冰冻血浆富含更高的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对于缺乏相应凝血因子的出血具有更好的止血效果。在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时须同时使用维生素K 进行止血治疗。

5.对于血小板功能异常的出血,可先应用1-去氨基8D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或同时应用雌激素;对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者,可使用血小板受体激动药,如罗密司亭和艾曲波帕等。

6.伴有原发性纤溶亢进时,可应用抗纤溶药,如6-氨基己酸或氨甲环酸。

7.应用三腔双囊管进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压迫止血,是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手段。

(四)输血注意事项

1.肝硬化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多因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静脉曲张引起,故中、重度静脉曲张者可应用β-受体阻断药降低门静脉高压以预防出血倾向。输血量过大会增加门静脉压力、食管静脉内压,导致再出血概率增加。因此,肝硬化患者应采取限制性输血方式建议少量多次输注。

2.输注大量库存血液,可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肝功正常者可正常排泄,但肝功能不全者会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诱发或加重黄疸,也可导致血氨增高,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建议肝功能不全患者尽量输注近期血液及血液成分。

3.肝硬化伴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者,在大量输注库存血液后可发生枸橼酸盐中毒和低钙血症。一旦出现中毒表现,应立减慢输血速度,并在另一侧静脉缓慢注射或口服10%葡萄糖酸钙10~20 mL,并观察血浆钙的水平和心电图变化。一般输注枸橼酸盐保存的血液及血液成分1000 mL,应补充葡萄糖酸钙1.0 g。

【参考文献】

刘景汉,李志强,王海林.临床单病种输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