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55】服药后喝酒的输血
【简要病史】
患者,女,30岁。因咳嗽在当地社区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导致头昏乏力,遂入住当地医院,2019年8月17 日入院时Hb 81 g/L、PLT 91×109/L,之后血红蛋白一直下降,到8 月18 日Hb 61 g/L、PLT 83×109/L。由神经内科转到血液科,医师看Hb 下降快,怀疑有出血遂申请输血,输血前LDH 562 U/L,输血后第2 天Hb 58 g/L、PLT 57×109/L,病情加重不能行走,遂转入某医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时凝血功能障碍,Hb 25 g/L,面色惨白,四肢冰凉,神志恍惚,心率142 次/min。溶血证据确凿,询问病史得知:患者由于长时间咳嗽,在当地诊所买药(具体药物不详)服用后,曾外出喝酒。
【输血疑问】
输血无效的原因是什么?
【病例解析】
患者在外面输液后不舒服,又有用药后饮酒史,Hb 下降应该与药物有关,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随意输血,某医院的输血显然是无效的。
哪里出血,不能确定,既然没有大出血,要考虑凝血功能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血小板为什么减少。经实验筛查,输了Leb 阴性的红细胞1 U 及血浆200 mL,Hb从25 g/L升高至33 g/L。
Lewis 系统发生溶血反应非常快,由于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直抗均为阴性,防不胜防。这就要求临床和输血科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制度完善,流程合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溶血反应是有许多共同点的,告诉血液科要查明原因,不要随意输血。
后来患者输红细胞1.5 U,无效,马上做全血置换,全血换出1927 mL。(图1-2、图1-3)

图1-2 患者全血置换的收集袋
注:血浆和红细胞之间的那层猩红的东西是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使红细胞无法生存。

图1-3 患者全血置换结束时的心电监护
【患者转归】
全血置换后患者自我感觉较前好很多,心率由142 次/min 降低至81 次/min,患者好转出院。(图1-4)

图1-4 患者2019年8 月31 日早上7 ∶00 的复查结果
【相关知识链接】
嗜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称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临床特征复杂多样、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HPS 主要由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异常导致机体过度的炎性反应,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过度活化,从而导致细胞因子大量分泌,进而引起炎症损伤。该疾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高。HPS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HPS 包括家族性HPS 和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HPS,是一种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见于婴幼儿;继发性HPS主要是由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等其他病因导致的一种反应性疾病,但迄今具体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公认的HPS 诊断标准是国际组织细胞协会于2004年修订的,符合以下两的个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HPS:
(1)分子诊断符合HPS,在目前已知的HPS 相关致病基因上发现病理性突变,如PRF1、UNC13D、STX11、STXBP2、Rab7a、LYST、SH2D1A、BIRC4、ITK、AP3β1、MAGT1、CD27等。
(2)符合以下8 条指标中的5 条:①发热,即体温达38.5 ℃,持续7 天以上。②脾大。③血细胞减少(累及外周血两系或三系),即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100×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且非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④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即三酰甘油>3.0 mmol/L或高于同年龄3 个标准差,纤维蛋白原<1.5g 或低于同年龄3 个标准差。⑤在骨髓、肝脏、脾脏或淋巴结中找到嗜血细胞,未见恶性肿瘤细胞。⑥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活性降低或缺失。⑦血清铁蛋白升高,即铁蛋白>500 μg/L。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CD25)升高。
HPS 的病因很多,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而对于怀疑HPS 的患者需及时准确地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另外,2018年由HPS 中国专家联盟发表的《嗜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进一步对当前HPS 的诊断与治疗形成标准与规范。其中,该专家共识增加了新的检测手段,如NK 细胞和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的功能学检查,特别是脱颗粒功能(△CD107a)检测将成为诊断HPS 的重要手段之一,穿孔素、颗粒酶B、SAP、XIAP 等与HPS相关的缺陷基因相对应的蛋白表达量的检测,也成为一种快速检测原发性HPS 的手段。
由于HPS 可能由不同病因引起,故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性,目前主要针对控制过度炎性反应,查找病因,控制原发病,纠正相关免疫缺陷,以控制HPS 快速进展。除了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针对血细胞较少、血小板低的患者,会采用血浆置换、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方式,最后可能会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参考文献】
[1]HENTER J I,HORNE A,ARICO M,et al.HLH-2004: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guidelines for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J].Pediatr Blood Cancer,2007,48(2):124-131.
[2]盈 竞 男,陈 彩 霞.儿 童 嗜 血 细 胞 综 合 征 一 例[J].安 徽 医 药,2019,23(3):507-509.
[3]王春玉,彭静,刘为勇,等.50 例嗜血细综合征患者的实验室诊断及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5(16):1362-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