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58】RhD阴性错输RhD阳性血液

【病例158】RhD阴性错输RhD阳性血液

【简要病史】

患者,男,54岁。肝硬化并消化道急性出血,Hb 60 g/L,血型B 型RhD 阴性,错鉴为B 型RhD 阳性,并输注了B 型RhD 阳性去白悬浮RBC 2 U。

【输血疑问】

1.现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患者体内的抗D 抗体?

2.是否需注射抗D 免疫球蛋白?

【病例解析】

男性,54岁,紧急情况下是可以输阳性血的,但是需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具体到这个患者,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从提供的资料来看应该不是很紧急,那就要确定是否有肝功能失代偿。

肝硬化、肝功能正常,患者往往会合并脾功能亢进,输了阳性血很容易产生抗体,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往往会免疫功能低下,输了阳性血不容易产生抗体。

注射RhD 免疫球蛋白防止抗D 产生,一支5000 U 的球蛋白只能包被5 mL 压积红细胞。患者输了2 U 红细胞,最少有200 mL 压积红细胞,打免疫球蛋白的剂量和费用很高,如果这么多的红细胞被抗D 包被,直抗会强阳性,会发生机械性和免疫性溶血。如果患者产生了抗D,今后也不能输入阳性红细胞,所幸不是育龄妇女,危害不大。

这件事应该给患者说清楚,争取患者谅解。至于抗体筛查应该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最早也需要8 天,产生抗体有个体差异,最短8 天,最长3 个月。有的人根本就不产生抗体,或者产生的是IgG2、IgG4抗体,这两类抗体不激活补体,不溶血,没事。某些孕产妇明明有高效价抗D,生了一胎又一胎,偏偏不发生新生儿溶血,就是这个原因。

该患者是在基层医院鉴定的RhD 阴性,还需要在上级医院用3 个不同批号的人血清IgG抗D做确认试验,或者做基因检测,看看是否是真正的D阴性,中国人的D 阴性有1/3 是弱D。如果这个患者是弱D,那就没事。要根据抗原的免疫原性和患者的免疫状态综合判断医院漏检,弱D 危害不大,血站是必须要检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