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24】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

【病例24】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输血治疗

【简要病史】

患者,男,64岁,裕固族人。因呕血、黑便1 天急诊入院。既往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长期口服激素和自制药酒。入院后,患者四肢湿冷,脉搏细数,少尿,血压86/45 mmHg。入院急查凝血功能正常,D-二聚体2560 μmol/L,FDP正常,AT-Ⅲ 86 mg/L。血常规:WBC 8.9×109/L,Hb 56 g/L,PLT 230×109/L。予以输红细胞、止血、补液扩容等治疗,急诊胃镜检查未发现出血部位,但患者仍间断呕吐咖啡样物和解黑便。入院第4 天,患者再次呕咖啡样物后,复查凝血功能:D-二聚体2560 μmol/L,FDP 83 mg/L,AT-Ⅲ 66 mg/L,vWF 256 U/L(增高),总蛋白42 g/L,白蛋白26 g/L。

【输血疑问】

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但活动性出血,临床申请输血科会诊,如何进行输血治疗?

【病例解析】

该患者消化道出血诊断明确,出血可能与长期口服激素和自制药酒有关,激素导致的出血有时是弥漫性的,不一定能找到确切出血部位,但如果内科积极治疗效果不佳,需外科干预,仍应积极寻找出血部位,需进一步完善肠镜检查等;该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仍有出血,且凝血功能出现异常,TEG 提示R 值缩短,考虑是使用止血药引起,说明止血药起效;患者ATⅢ下降,可以输血浆600 mL,补充人源性AT-Ⅲ、蛋白C、蛋白S;患者白蛋白低,可输白蛋白补充至30 g/L 以上;根据患者出血情况输红细胞;如果出血量>3000 mL,无论血小板数量多少,都一定要输注血小板。

【患者转归】

患者已止血。

【病例小结】

消化道出血患者,如出血量较大,除积极输红细胞外,还需要输血浆,补充生理性凝血因子、抗凝物质,防止DIC;视患者情况输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