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60】产生抗E患者的输血

【病例160】产生抗E患者的输血

【简要病史】

患者,女,60岁。于2017年2 月28 日因外伤后神志不清1 小时入院。入院诊断为 “重症颅脑损伤,右侧多根肋骨骨折,右侧血胸,失血性休克”。血型:O 型RhD 阳性。入院后输注O 型RhD 阳性红细胞3.5 U,休克纠正后保守治疗,3 月7 日因意识障碍程度加深,复查头部CT,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探查,颅内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因面颅骨多发骨折出血较多(约700 mL),输注O 型RhD 阳性红细胞7.5 U 及血浆300 mL。手术前WBC3.7×109/L,Hb 71 g/L,RBC 2.25×1012/L,Hct 22.2%,肝肾功能正常。手术后患者尿呈茶色,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查血常规WBC 13.7×109/L,Hb 83 g/L,RBC 2.63×1012/L,Hct 26.2%。凝血功能:FIB 1.88 g/L。输注O 型RhD 阳性红细胞2 U,予以补液等处理后隔天复查血常规:RBC 2.05×1012/L,Hb 71 g/L,WBC 9.59×109/L,Hct 21%。尿常规:pH 8.0,BLD(+++),Pro(++),URO(+),肝肾功能显示总蛋白53.5 g/L,白蛋白32.2 g/L,TBil 64.4 μmol/L,DBil 23.3 μmol/L、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鉴定为抗E 抗体、直抗阴性。患者入院后予以头孢曲松注射液、氨甲环酸注射液(3 月2 日停止,3 月7 日术后继续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丙戊酸钠注射液(3 月5 日停)、氨溴索注射液、西咪替丁注射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曲马多注射液(临时使用2 次)及甘露醇治疗。

【输血疑问】

住院期间产生抗E 导致输血后发生溶血该怎么处理?

【病例解析】

抗E 不产生血管活性物质,生命体征不会有变化,补液,碱化尿液,利尿,用氢化可的松500 mg加入100 mL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分钟30滴。停用头孢曲松。如果心率超过100 次/min,说明缺氧,仍然需要输注配合的红细胞,输红细胞之前用丙种球蛋白10 g,查凝血功能,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输冷沉淀。

【相关知识链接】

Rh 血型抗体通常是由于输血或妊娠的免疫刺激而产生,抗体大多数是IgG 型,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和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Rh 抗体基本不激活补体,因此,主要造成血管外溶血。Rh 抗体D 除外,有剂量效应,与具有双倍剂量的Rh 抗原的红细胞反应更强,例如,抗E 与E+e-红细胞可以产生(+++)阳性反应,而与E+e+红细胞反应可能出现阴性,因此对于存在明确特异性抗体的受血者,应在配血相合的前提下尽可能筛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以避免由于剂量效应导致的漏检,降低输血后迟发型溶血反应的风险。

【参考文献】

[1]Daniels GL,Cartron JP,Fletcher A,et al.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blood transfusion committee on terminology for red cell surface antigens vancouver report[ J].Vox Sang,2003,84(3):244-247.

[2]桂嵘,张志昇,王勇军.输血相容性检测及疑难病例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1):24-32.

[3]刘曦,向东,沈伟,等.不规则Rh 血型抗体3 例[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4):326-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