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2】非特异性抗体合并自身抗体的输血治疗
2025年08月10日
【病例12】非特异性抗体合并自身抗体的输血治疗
【简要病史】
患者,女,43岁。因发热乏力1周就诊。查Hb 38 g/L,患者自述既往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史,无输血史,予以激素治疗,效果不理想,于2018年9月18日转入某医院急诊科,复查Hb 30 g/L,抗体筛查阳性,抗体鉴定为非特异性抗体合并自身抗体,患者现在无明显缺血缺氧症状,WBC 1.7×109/L,PT 16.6 秒,PTA 66.3%,INR 1.31,APTT 49.8 秒,D-二聚体1.08 mg/L,CK210.0 U/L,K+ 3.22mmol/L,铁蛋白1650μg/L,Ret%6.05%,促红细胞生成素776 U/L,IgM 6220.0 mg/L。急诊科请输血科会诊行全血置换治疗及指导输血。
表1-2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和间接抗球蛋白实验

注:++,强性阳;++++,极强阳性。
表1-3 治疗前后相关相目结果对比

表1-4 自身抗体检查

注:↓,轻度降低;↑ ↑,明显增高。
【输血疑问】
怎么处理?需要换血吗?
【病例解析】
该患者肯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干燥综合征。这个病例IgM超高,白细胞低,在检验结果没出来的时候用美罗培南治疗,治疗效果很好。
该病例提醒大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仍然以内科治疗为主,抗感染,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碱化尿液,利尿,保暖及液体复温等手段,只要应用恰当,病情很快逆转。
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输血,如果必须输血也是小剂量输注,全血置换是最后一道防线,仅用于溶血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