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61】抗Jk3溶血性贫血
【简要病史】
患者,男,2019年4 月17 日就诊某院急诊科。当时Hb 27 g/L,17 日和18 日分别输B 型RhD 阳性红细胞2 U,配血相合。18 日复查Hb 40 g/L,22日查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直抗阴性,输红细胞1.5 U。23日Hb 42 g/L,24日查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直抗(+)。对患者进行Rh、MN 分型,筛选ABO,Rh,MN 血型同型红细胞交叉配血,盐水相合,聚凝胺、微柱法、经典抗人球法配法主侧均有(++),抗筛格局疑似产生抗Jka。查患者Jka(-),但镜下有混合凝集,Jkb(-),进行抗体鉴定疑似产生抗Jka和抗Jkb抗体,患者血浆用2-疏基乙醇(2-ME)处理后,用O 型Jka阳性红细胞和Jkb阳性红细胞做抗体效价,试管IAT 法滴度结果分别为128 和64。急查血常规Hb21 g/L,查看病历,患者住院期间反复发热,WBC 35×109/L左右,脾大明显,17 日入院时就有浓茶色尿,到病房了解情况,患者几年前曾输过一次血,Hb 基本维持80 g/L 左右,17 日前曾连服中药10 天,患者不适入院,服中药前家属不清楚具体Hb 值。25 日再次到血液科和临床沟通,血液科准备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进口免疫抑制剂封闭抗体,尽量筛选Jka 和Jkb 阴性血,适时行血浆置换同时输注RBC,找患者家属谈话。住院期间用美罗培南抗感染,还用了EPO。5 日上午11 ∶00 血常规:WBC 37.08×109/L,Hb 26 g/L,RBC 0.93×1012/L,PLT 192×109/L。
【输血疑问】
1.指出整个治疗过程出现的问题。
2.这个患者后来怎么处理的?停止输血了吗?
【病例解析】
像这么猛烈的输血一直持续下去,患者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患者患溶血性贫血20 余年,发作2 次,第一次输了一袋红细胞,没有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这次是第二次发作,输了5 袋红细胞,血红蛋白越输越低,转上级医院时,直抗(++),间抗(+),既有自身抗体,又有血型特异性抗体;既有温抗体,又有冷抗体;既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又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血浆是酱油色。经过3 天内科治疗,病情好转,血浆变成黄色,Hb 35 g/L,是大细胞贫血。入院的时候网织红细胞很低,现在上升至17.8×109/L。
经实验鉴定,特异性抗体除了有抗Jk3,还有抗I,不能排除D-L 抗体。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肯定存在的,铁蛋白超高,>1500 ng/L,单核细胞也很高。
停止输血,按血管内溶血反应的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小剂量甲泼尼龙400 mg/d,用3 天,给予丙种球蛋白、白蛋白、叶酸、维生素B12、铁剂等造血物质,用美罗培南,保护肝肾功能,注意保暖防治感冒,所有输入的液体复温,慎用头孢类、巴坦类、莫西沙星等抗生素;少抽血检查以便减少医源性失血,充分利用消化道的作用,增加营养物质摄入,杜绝输血。
【患者转归】
因无血可配,没有输血,可见这类患者输血并不是首选治疗方法,输血越多会越危险,患者成功救治,病情好转。
【相关知识链接】
(一)Kidd 血型系统和Jk3抗原简介
Kidd 血型是人类血型系统的一种。1997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确定Kidd 血型有Jka、Jkb,Jk3 3 个抗原。Jk 抗原只在红细胞膜和肾脏髓质小管中表达。在不同种族中,Kidd 血型分布有一定差异。白种人中Jka 基因频率高,Jkb基因频率较低,东方人中Jkb基因频率一般高于Jka。Jk3抗原是高频抗原,存在于除Jk(a-b-)外的所有红细胞上。这3 种抗原由Jka、Jkb等位基因编码,此外还存在1 种无效等位基因JkNull。Kidd 血型有4 种表现型:Jk(a+b-),Jk(a-b+),Jk(a+b+)和频率极低的Jk(a-b-)。Kidd 糖蛋白或许具有尿素转运器的功能。Kidd 抗原频率见表5-1。
表5-1 Kidd 抗原频率

(二)Jk(a-b-)和抗Jk3
Kidd 系统的抗体一般很难检测,常在混合抗体中被发现。在人体中衰减速率较快,Kidd抗体中40%~50%结合补体,有的Kidd 抗体只能用多特异性抗球蛋白或抗补体检测出。Kidd 抗体可引起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通过酶处理细胞,可增加检测的灵敏度。
Jk(a-b-)表型在不同遗传背景人群中分布频率不同,国外大量研究显示,在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人群中,分布频率高达0.1%~1.4% ;在欧洲人群中,该表型分布频率极低,在芬兰人群中为0.03%。在东亚人群中,北方人群显示较低的分布频率,如日本人为1/45000,中国长春为1/20000,中国上海为2/48400;南方人群显示有较高的分布频率,如泰国人为0.025%,中国广州为0.02%,中国台湾1/11000。
抗Jk3首先在一位Jk(a-b-)患者身上发现。一般表现为抗Jka 和Jkb,抗Jk3通常不在混合抗体中发现,但能伴随可分离的抗Jka和Jkb出现。只有少数Jk(a-b-)表型的人被免疫而产生抗Jk3。Jk3抗体在抗人球蛋白中反应最好,同时酶处理的红细胞可增强反应性。在有新鲜血清存在时,抗Jk3可造成酶处理的红细胞溶血。类似其他Kidd 抗体,抗Jk3在体内会迅速下降。
(三)抗Jk3患者的输血
由于Jk3抗原是高频抗原,存在于除Jk(a-b-)外的所有红细胞上,抗Jk3患者的输血需要寻找Jk(a-b-)阴性的红细胞。因Kidd 糖蛋白具有尿素转运器的功能,有Jka和Jkb表型红细胞在2 M 尿素中很快肿胀和溶解,而Jk(a-b-)表型红细胞缺乏该尿素通道蛋白,尿素转运能力缺失,水通透性受到影响,因此能抵御尿素所致的溶血。因此可利用Jk(a-b-)红细胞可以长时间抵抗尿素溶血的特性进行初步筛选,再用血清学方法确认。
但总的来说Jk(a-b-)表型在献血者中筛查相合血液希望渺茫,抗Jk3患者输血建议如下:①自身输血。②在亲属中寻找相合的血液。③在中国稀有血型库中寻找相合血液。
【参考文献】
[1]罗广平,汪传喜,夏文杰.稀有抗体抗-Jk3 的发现及Jk(a-b-)血型家系遗传背景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3):172-173.
[2]姬艳丽,魏玲,王贞,等.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Jk(a-b-)表型筛选及分子遗传学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3):216-219.
[3]庄光艳,刘素芳,闫芳.1例罕见的Jk(a-b-)产生抗-Jk3及输血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60-762.
[4][英]杰夫·丹尼尔.人类血型[M].朱自严,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