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33】母婴RhD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

【病例133】母婴RhD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

【简要病史】

早产儿,O 型RhD 阳性,母亲A 型RhD 阴性,抗D 效价528。母婴RhD 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emolysis disease of newborn,HDN),需要紧急换血。

【输血疑问】

目前只有A 型RhD 阴性血和O 型RhD 阳性血可供选择,选择哪一种呢?产妇能否输阳性血?胎儿新生儿输血原则是什么?

【病例解析】

胎儿新生儿输血原则:主侧供者红细胞与母亲血清做交叉配血,次侧是供者血清与胎儿新生儿红细胞交叉配血,此患者显然应该选A 型RhD 阴性红细胞,用O 型阳性红细胞不是不可以,而是一次换血可能解决不了问题。

新生儿的血型抗体都来自母体,因妈妈是A 型,新生儿体内没有抗A 抗体,所以A 型RhD 阴性血液是安全的,即使有抗A 抗体用盐水和抗人球法交叉配血也是可以发现的,输进患儿体内的红细胞寿命缩短,年龄越小红细胞寿命越短,一般来说存活1 个月左右,等到患儿自己的抗A 抗体产生的时候,输入的A 型细胞早就没有。新生儿的血型抗体只能是来自母体,抗D 效价那么高,输RhD 阳性红细胞会导致血管内溶血。

妊娠晚期由于受体的主动转运,胎儿体内的抗D 效价一般是高于母体,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换出致敏红细胞,去除胆红素,有效遏制溶血,用O 型RhD 阳性血,显然做不到这个效果。

【相关知识链接】

HDN是由于胎儿红细胞表面结合了来自母亲的IgG同种抗体,直接对抗父亲来源的红细胞抗原时发生的。这类溶血病在宫内胎儿期即可发生,所以又称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hemolysis disease of fetus and newborn,HDFN)。临床上常见的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主要是ABO 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水肿、肝脾大等。

发病机制:

1.ABO 血型不合 ABO 血型不合溶血以母亲为O 型,胎儿为A 型或B型最为多见。由于O 型母亲体内的抗A 及抗B 抗体有一部分为IgG 型,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胎儿红细胞抗原结合,在补体参与下发生溶血。由于通过胎盘的抗A 或抗B 抗体仅少量与红细胞结合,其余都被其他组织和血浆中的可溶性A 和B 血型物质所中和并吸收,因此虽然母婴ABO 血型不合很常见,但发病者仅占少数。ABO 血型不合的溶血病可发生于第一胎。

2.Rh 血型不合 当RhD 阴性母亲妊娠RhD 阳性胎儿时,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亲体内,初次应答可能产生IgM 抗体需2~6 个月,且不能通过胎盘,因此第一胎一般不会发生Rh 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但当母亲再次妊娠Rh 阳性胎儿时,其血液进入母体内,发生回忆反应诱发母体产生大量IgG抗体,并经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溶血。有少数Rh 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这是由于RhD 阴性孕妇在妊娠前曾输过RhD 阳性血,或其在胎儿期接触过RhD 阳性母亲的血液而发生过初次免疫反应。此次妊娠尽管是第一胎,但如胎儿为RhD 阳性也可引起溶血。这就是Taylor 提出的 “外祖母学说”。

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抗体有抗D、抗E、抗c、抗C、抗K、抗Fy、抗Jk等,其中以抗D 最常见,抗E 次之。

【参考文献】

陈会友,陈小伍,于新发.简明输血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