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89】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

【病例89】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

【简要病史】

患者,男,64岁。骨折手术患者,2019年8 月16 日手术前RBC 3.12×1012/L,Hb 85 g/L,PLT 312×109/L,未输血。8 月19 日复查RBC 2.6×1012/L,Hb 72 g/L,PLT 3×109/L。身上腹部、背部有出血点,臀部有淤血肿,小便不顺畅,肉眼血尿。8 月12 日至8 月16 日输了头孢呋辛,现已停,输骨肽,D-二聚体升高,LDH 升高,血液科的医师不支持血栓形成,认为血尿形成是出血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因,必须输血小板。

【输血疑问】

请问可以补充血小板吗?该做何处理?

【病例解析】

首先排除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LDH 升高,查纤溶指标,如有血栓形成倾向,绝对不能输血小板。如果是HIT,停用肝素即可,改用其他抗凝血药(如阿加曲班)。需要指出的是,停用一切形式,一切部位任何形式的肝素,包括封管肝素也要全部停掉。

可以输300 mL 血浆,每天1 次,连续3 天。没有出血,患者血小板快速降低到个位数,高度怀疑血栓性疾病。这个患者是老年人,骨科手术后,卧床,这些都是血栓的高危因素。鼓励下地活动,如果不能下地,建议使用双下肢充气袋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适当用点低分子肝素治疗。

血尿是栓子导致的游离血红蛋白,绝对不能输血小板,输血浆是补充生理性抗凝底物,减少血小板激活和消耗,防止血栓形成。

【患者转归】

2019年8 月21 日输300 mL 血浆,停肝素,用激素、丙种球蛋白,血常规示血小板61×109/L,患者血尿明显好转,2019年8 月22 日血小板恢复正常。

【相关知识链接】

HIT 是在应用肝素类药物过程中出现的由肝素介导的不良反应,临床上以血小板降低为主要表现,可引发静脉、动脉血栓形成,比例约为4 ∶1,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HIT 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为良性过程,发生率在10%~20%,多在使用肝素1~2 天后血小板计数轻度下降,一般不低于100× 109/L,不会导致血栓出血事件,在不停用肝素情况下可自行恢复,一般不需要做特殊处理。Ⅱ型为免疫相关性,主要特征是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伴或不伴严重血栓栓塞风险,发病率在0.5%~5%,发病常隐蔽,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未经诊治的HIT 的血栓并发症率在50%,病死率在20%~30%。

HIT 的发生风险与肝素类药物的类型、肝素暴露时间、暴露方式、剂量、治疗策略、患者人群、全身性炎症、创伤程度及性别有关。肝素与血小板释放的血小板第4 因子(platlet factor 4,PF4)以1 ∶1 结合形成PF4-H 后,可构象变化刺激免疫细胞应答释放抗PF4-H 抗体,即HIT 抗体,其抗体类型主要是IgG,血液循环中留存时间是50~90 天,一般不超过100 天。HIT 引起血小板变化的原因包括抗体结合的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以及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被消耗,但凝血酶产生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也是HIT 的主要生理变化。

根据血小板下降时间分为:经典型HIT(60%),多于肝素给药后5~10天发生;速发型HIT(30%),最快接触肝素后数分钟内发生;迟发型HIT(10%),多发生于停用肝素后3周以内。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群在停用肝素1周后血小板计数可恢复到正常范围。

目前,国际上对于HIT 的诊断基于病史和临床表现,根据4T's 评分和血小板数量动态监测进行筛查(表2-9),然后联合HIT 抗体检测和/或血小板功能试验进行排除诊断和确诊(图2-2)。

表2-9 HIT 验前概率评分的赋值标准

img

注:肝素接触首日为第0 天,PLT 开始减少时间即为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时间;临床可能性;低度,≤3 分;中度,4~5 分;高度,6~8 分。

img

图2-2 疑似HIT 诊疗思路

对于HIT 的治疗,首先停用任何形式的肝素类药物,包括冲管肝素和封管肝素,然后给予相关治疗。HIT 治疗分为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初始治疗一般采用胃肠外给药的阿加曲班、比伐卢定、璜达肝葵钠,维持治疗一般选用华法林。

血小板输注是HIT 的禁忌证,除非有危及生命的大出血,一般不考虑输注。

【参考文献】

[1]任静,李刚,门建龙.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抗体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7,35(12):921-924.

[2]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中国专家共识(2017)[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6):508-417.

[3]张培蕾,周耕,程永德.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7,26(5):385-389.

[4]范庆坤,张真路.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诊疗策略[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410-413.

[5]苏淑华,陈爱兰,李淑珍.静脉留置针甘肃风管致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征[N].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38(2):175-177.

[6]李春红,魏素,王洪玲,等.血液透析患者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一例[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11):783.

[7]范庆坤,李玲,陈晓英,等.全自动免疫分析法检测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抗体的诊断效能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7,40(2):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