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70】关于新生儿是否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讨论
2025年08月10日
【病例170】关于新生儿是否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讨论
【简要病史及疑问】
新生儿会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吗?有文章提出有个母亲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儿输血后发生溶血,直抗阳性,激素治疗有效,排除了G6PD缺乏和HDN,因此判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依据充分。
【病例解析】
新生儿科专家共识提出:新生儿一般不会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因为新生儿还没有能力产生自身抗体。用了丙种球蛋白可以导致直抗阳性,也可以轻度溶血,因为丙种球蛋白就是IgG,丙种球蛋白能不用尽量不用。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的,这篇文章判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依据仅仅是母亲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儿输血后溶血,直抗阳性,激素治疗有效,排除G6PD 缺乏和HDN。看检查结果,其实患儿是产生了类抗D、抗C 抗体。
还有患儿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三个抗筛细胞有格局,2 个月大的患儿是不会产生抗体的。这篇文章没有追问病史,也没有用药史,患儿一定用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量还不小,IVIG 里面肯定含有血型抗体。
药物性抗体放散以后与谱细胞不凝集,即使有凝集,也一定没有格局。母亲产下胎儿后抗体下降很快的,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并不能说明什么,分娩已经两个月了,即使有抗体,滴度也很低了。药物性溶血放散液即使与抗筛细胞有凝集,也一定没有格局。
总之,<6 个月的小孩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少之又少,几乎没有。这个患儿,询问病史就显得尤为重要,妈妈是否有免疫性疾病,孕产史、输血史、用药史。妈妈的免疫性抗体容易衰减,但这种抗体如果进入早产儿体内,由于肝脏发育不完全,抗体迟迟代谢不了,最终变成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