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性原则

(一)理论性原则

关于克服现存肌肉挛缩和防止其进一步恶化的理论与之前提出的最初肌肉挛缩发生的原因紧密相关,总结如下:

1.移动患者,规律变换患者的体位,在辅助下帮助其站立。

2.通过引导和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主动运动使患者获得可靠的触觉信息。

3.松动神经系统,降低过高张力。

4.避免产生疼痛,避免患者将肢体保持在固定姿势而阻碍运动。

5.对于没有发生脑损伤的患者,要尽可能用最好的办法固定骨折,虽然发生了骨折并进行了固定,也仍然要鼓励患者站立和移动,同时要像那些年轻的损伤者一样接受周围软组织损伤方面的最新治疗。

6.如果发生了异位骨化,需要对周围组织进行松动,以弥补一个或多个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丧失。详细评价骨化是不是影响患者某一特定功能的真正原因,便于之后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避免无效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