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关节时,减少可收缩结构的痛性牵拉]

[活动关节时,减少可收缩结构的痛性牵拉]

因为脑损伤患者无法耐受疼痛,所以任何治疗性措施包括主动和被动的牵伸都无法成功克服挛缩。患者非常抗拒任何可能引发其挛缩部位疼痛的运动尝试。绝对禁忌在被动牵拉之前局部麻醉或者给患者大剂量的镇静药,因为疼痛是避免结构受到伤害的保护性反应。

患者会主动控制其肢体,从而避免短缩的肌肉被重力牵伸延长而产生疼痛。例如,肘关节伸展受限,肘关节则处于持续主动屈曲状态;膝关节屈曲挛缩,患者于仰卧位时不敢放松屈肌,因为如果他放松屈肌,他的膝关节受重力的影响将被伸直一些。

一旦挛缩发生,疼痛是其持续存在的关键因素。疼痛导致经常的保护性姿势和运动的抵抗,继而形成恶性循环。因为疼痛,患者会减少活动,结果导致运动中更多疼痛的产生,因此即使在活动范围受限较少的早期阶段,他也会抵抗运动。

因此,脑损伤、偏瘫或者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比丧失痛觉的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挛缩。脊髓完全横断的患者损伤平面以下发生的挛缩可以很容易通过体位摆放、被动牵伸或者支持下站立克服,因为患者不会感觉到疼痛。另一方面,颈5、6损伤的四肢瘫患者,肘关节由于伸肌无力则会有屈曲挛缩的风险,因为在这个范围他可能会感觉到疼痛,并且可以通过主动的屈曲阻止运动到疼痛范围。

如果脑损伤患者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挛缩,并且已经影响到了他的站立和功能活动,而包括体位摆放、主动治疗和引导训练在内的高强度治疗很难克服此困难时,就非常有必要启动其他治疗方案。三个可能的方法为:

·系列石膏矫正法。

·外科介入。

·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