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胸部,诱发反应性跨步

(一)稳定胸部,诱发反应性跨步

尽管许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到足以行走,但是他们在稳定胸椎方面仍然有困难。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些包括共济失调在内的患者没有足够的平衡和稳定性,将很难独立行走,将来很有可能要坐轮椅。一些人可以行走是通过努力将重心后移,保持躯干屈曲来维持平衡,并且用僵硬的上肢耸肩来代偿躯干控制的缺失。但是持续用这种方式行走,恢复正确的活动将会受到阻碍(图7.21a)。

一个可以让患者学习正常步态的有效方法就是治疗师用手稳定患者的胸廓,并且帮助其向前移动。这个由Klein-Vogelbach(1987)研发、示范的促进方法最初需要两个助手,他们分别站在患者的两侧,但是也可以独自完成。治疗师站在患者的旁边,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面的胸廓上,大概胸骨角的水平,另一只手放在其肩胛骨下角下方的胸椎上(图7.21b)。通过前面的手将患者两侧的肋骨向下拉向中线位置,同时在患者行走时通过双手向上提拉整个胸腔带动患者的一部分体重。在患者后背的手给予一部分支撑,同时也维持胸椎的伸展。

治疗师保持双手用力,引导患者的胸椎向前运动来诱发跨步反应,进而启动行走(图7.21c)。治疗师无须口头指导患者迈步,因为患者自己会主动抬腿迈步,而且躯干会向后倾斜。治疗师可以通过向前时患者重心轻轻地朝向哪一侧,决定患者先迈哪一只脚。

治疗师用自己正常的步速和步长继续行走,并且引导患者胸椎向前运动,重复多次直至患者的自主迈步被引出。当患者的下肢是反应性移动而不是刻意运动时,他的整个行走模式就改善了(图7.21d)。很慢、很费力地行走时,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肌肉活动并且要求有很高的平衡能力。合适的行走速度是促进患者体会真正的行走感觉的一个重要特征。

行走时需要拄拐的患者,尤其是运动失调的患者,他们在向前移动拐杖时倾向于向前放置得过远,并且向两侧伸出以寻求额外的安全,结果躯干向前倾而髋关节是屈曲的(图7.22a)。因此,这样一个患者仅仅是经历异常姿势和异常步态模式,很快就会形成一种习惯。通过治疗师控制患者的胸椎辅助行走,将会使患者在不用拐杖的直立姿势下形成一种正常的步态模式(图7.22b)。如果患者要学会正常的运动顺序,这种感觉是至关重要的。

img

图7.21 a.共济失调的患者行走时躯干和肩关节保持僵硬;b.治疗师稳定胸部;c.向前移动躯干引发跨步反应;d.在帮助下正常行走。

img

图7.22 a.共济失调患者拄拐行走,并且躯干、髋关节屈曲;b.胸部固定时,身体处于直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