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1)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风,新一轮科技革命仍处于酝酿之中,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相互交织,政治不确定性上升进一步增加了世界经济前景的变数。全球呈现出“五大变化”:
(1)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复苏带动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将快于发达经济体,但面临传统增长动力衰减、新兴增长动力不足和结构性改革的难题。
(2)全球贸易投资格局新变化。全球贸易投资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领域跨国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在TPP、TTIP、TISA等推动下,新一轮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加速重构。
(3)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新变化。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带动制造模式、产业形态、组织方式等深刻变革。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重构,未来产业布局将更多地贴近市场需求。
(4)全球能源资源格局新变化。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发生重大调整。页岩气、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技术和供应能力大幅提升,美国、加拿大等国将成为油气供应新中心。
(5)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新变化。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正在聚集,局部地区的政治冲突和领土纠纷频发,出现了经济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社会化、内部问题外部化甚至局部军事化的新趋势。
2)我国将以新一轮改革开放培育新结构和新动力
未来五至十年是我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面临以改革开放培育新结构、强化新动力的要求。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结构深度调整、提质增效升级的阶段特征更加明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时代要求更加迫切。
(1)经济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更加明显,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进一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3)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开放共赢、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4)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加速形成。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入打造,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适应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的对外开放新体制正在形成;以构筑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重点的经济外交新空间不断拓展。
3)上海以全面创新为城市注入新能量
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创新转型进入攻坚期;追求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未来发展任重而道远。
(1)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2016年上海市颁发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上海要在2035年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2018年发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指出:“上海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35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3)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以上海为中心城市,把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包括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建设成与世界级的五大城市群(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东海道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并肩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要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中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高水平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上海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交汇点,肩负着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引领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参与全球竞争,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任务既宏伟又艰巨,任重而道远。
(1)更高层次开放向全球城市迈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全球自由贸易投资进程不断深化,带动了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和全球经济空间重组,为上海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打造全球城市、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汇聚全球资源要素、在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重要机遇。
(2)全面深化改革寻求发展新活力。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海围绕着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战略使命,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经济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将不断深化,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更加成熟,发展动力和活力也将更加充分。
(3)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新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表现出以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为主导驱动社会生产力变革、以信息(数据)为核心投入要素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以智能制造为先导构造现代产业体系、以追求范围经济为导向不断创新社会分工形态等特征。
(4)区域发展新格局拓展新空间。“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上海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升国际国内资源高效配置和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的枢纽功能。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上海加快建成“四个中心”,全面提升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