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航道骤淤分析
2025年09月26日
5.4 航道骤淤分析
5.4.1 风浪流底沙输移公式
在大风天情况下,泥沙运动形式以底沙输运为主,本次研究中采用罗肇森的风、浪、流共同作用下近底沙输沙率公式:
式中:qsb为近底泥沙单宽输沙率;C 0为无量纲谢才系数;γs、γ分别为泥沙和水的重度;Vm为波浪传质速度u t、潮流速度u d和风吹流速度u w的合成速度,其他符号同前。
式中:W为风速;u d取数学模型计算的平均流速;θ为Vm方向与计算区域(港池或航道)轴向的夹角;K b为综合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K b计算值大于0.10时,取0.10;d为泥沙粒径(mm)。
u bmzx、u b分别为波浪垂线平均的最大轨道速度和平均轨道速度可用下式计算:
其中:h、T、L、H分别为波高、周期、波长和水深;u c、ω分别为泥沙起动流速和泥沙沉降速度,采用下式计算:
式中:ν为水的运动黏滞系数。
5.4.2 骤淤量
考虑一次大风过程,中风7级风作用0.5 d,大风10级风作用0.5 d,最后中风7级风作用0.5 d。风后,N1方案进港航道骤淤强度0.55 m/a,骤淤量492.3万m3;S1方案进港航道骤淤强度0.61 m/a,骤淤量677.1万m3。
表5 横沙外航道一次大风过程骤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