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技术

1.2.3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资源综合利用相关技术

1.2.3.1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量预测

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疏浚整治以来,回淤环境逐渐向好,流域来水来沙降低,随着河床调整逐步稳定以及精细化疏浚管理的实施,2012年以来航道维护量降低并趋稳,2012年的回淤量最大,为10080万m3/a,2012年以后回淤量逐年减小,2013年为8106万m3/a、2014年为7621万m3/a、2015年为6940万m3/a、2016年减少至6500万m3/a,预计至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下降到6200万m3/a和6000万m3/a左右。

1.2.3.2 上海滩涂资源开发规划

上海土地资源极其有限,随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的扩大,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为突出。根据上海市滩涂资源分布现状,未来滩涂资源开发规划区域主要分布在崇明北沿、崇明东滩、北港北沙、横沙东滩、九段沙、扁担沙、南汇东滩和杭州湾北岸等区域(图24)。

图24 长江口滩涂开发位置示意图

1.2.3.3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方案比选

1)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方案

2020年以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有如下四个方案。

(1)方案一:全抛泥方案。长江口航道疏浚土的倾倒区主要有长江口1#~3#倾倒区、吴淞口北倾倒区、鸭窝沙北倾倒区和临时倾倒区。目前,吴淞口北倾倒区和鸭窝沙北倾倒区已无法使用,长江口疏浚土的倾倒区只有长江口1#~3#倾倒区。

长江口1#~3#倾倒区年容许抛泥量3800万m3,无法满足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处置要求,需按规划将3#倾倒区扩容至3000万m3且需另新设一处倾倒区(要求容量1700万m3以上),使长江口倾倒区的容量扩大到6500万m3

(2)方案二:抛泥+横沙浅滩上滩方案。

实施条件:横沙大道延伸26 km,横沙浅滩促淤圈围,吹泥站调整至横沙浅滩北坝田区。

横沙东滩N23丁坝东侧-5 m向以上滩地面积达300多km2,可处置18亿m3以上疏浚土,可以满足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需要。

(3)方案三:抛泥+南汇东滩上滩方案。

实施条件:南汇东滩促淤圈围,新设吹泥站或吹泥平台。

目前,南汇东滩促淤工程已完成,该区域可促淤圈围土地22万亩,按照农业用地标准+3.0 m估算,可处置疏浚土4.5亿m3,可以作为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区。

(4)方案四:抛泥+扁担沙上滩方案。

实施条件:扁担沙促淤圈围,新设吹泥站或吹泥平台。

扁担沙沙体-5 m线范围长约30 km、最大宽度约6 km,面积110 km2以上,可以处置疏浚土14亿m3,满足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要求。

2)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方案比选

经过综合比选,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采用抛泥+横沙浅滩上滩方案,疏浚土上滩比例高、船机设备少、工艺成熟、可持续性好、费用低(表5)。

表5 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处置方案综合比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