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自然条件评价

3.4 自然条件评价

横沙所在的长江口地区气象条件总体较良好,潮汐、潮流、波浪和泥沙等条件也基本符合开辟深水港区的基本要求,总体适宜建设港口。

图2 横沙浅滩及北港水道附近冲淤变化(2010—2015年)

图3 横沙附近-10 m、-15 m、-20 m等深线对比(1997—2010年)

风、雨、雾、雷暴、波浪等是影响港口作业的常规因素,是港口建设所必须考虑的基础条件。横沙地处长江口,临近开阔海域,易受风和外海波浪的影响,其中波浪对港口作业条件的影响可在挖入式港池防波堤的掩护下得到缓解,而大风对船舶装卸作业仍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本区夏、冬季常有发生的台风、寒潮天气,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连续数天不可作业,但从全年来看,影响港口作业的大风天气所占的比例仍是较小的。本区的自然条件与港口装卸作业的要求是相适应的。

风、雾、波浪、潮流等是影响港区进港航道通航条件的常规要素,风、浪、流对大型船舶的作用较显著,特别当其横向作用分量较大的情况下,对船舶的正常航行的影响较大,超出一定标准时将难以安全航行。而根据本区的风、浪、流特性,通过常规的资料分析和模型试验等手段,可对航道及口门防波堤进行优化布置,以减小航道轴线与本区常风向、常浪向的夹角,减小口门区域的横流影响,提升航道的适航性。本区的自然条件与进港航道的通航条件要求是相适应的。

泥沙及海床稳定性对新港建设后港池、航道稳定性的有较大影响,同时也关系到新港建设后对周边海床冲淤变化影响,是新港总体布局所需考虑到重要因素。从横沙浅滩近年冲淤变化来看,其东部5 m等深线总体较稳定,而北侧有向内后退的冲刷趋势;此外横沙东侧10 m等深线以外含沙量较低、泥沙以淤泥质为主。从现有泥沙资料及海床稳定性分析成果来看,本区总体适应于大型挖入式港池及深水外航道的建设,但由于长江口地区潮流泥沙场的复杂性,有必要对新港平面方案下周围的水沙条件开展专题研究,以深入分析新港建设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