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底部切应力

3.8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底部切应力

在河口海岸地区,波流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着泥沙的起悬、掺混和输运,“波浪掀沙,潮流输沙”是河口海岸泥沙运动的普遍现象。在波流共同作用下,各物理量值及其分布会有很大的不同,波浪的作用将使流速梯度增大,湍动增强,使床面应力较之单独水流情况下有明显增大,Fredsoe&Deigaard(1992)曾详细分析了波流作用下的边界层结构、流速分布、涡动黏性系数的变化。同时,波流的相互作用还与波浪特性有关系。G.Voulgaris&S.Wallbridge等人(1995)曾对波流共同作用模型做过深入研究,指出当波周期很小时,波流相互作用减小,可作线性处理,随着波周期的增大,波流作用也逐渐增强,波流相互作用呈现非线性特征。

图35 2 m潮位东向来浪背景波浪场

图36 4 m潮位东向来浪背景波浪场

图37 2 m潮位NNE向来浪背景波浪场

图38 4 m潮位NNE向来浪背景波浪场

图39 近5年发生骤淤的台风波高统计参数和本次计算结果对比

L.Jing&Peter V.Ridd(1996)指出波流相互作用将导致两个显著效应:①引起了涡动黏性系数的变化,进而导致水流结构的变化;②增加了水流紊动,引起底部切应力的增加。床面应力的增加直接决定着泥沙起动量的增加,因此当有波浪存在时,就必须计及波浪作用,考虑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切应力。目前波流相互作用和波流边界层的模拟已经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提出了许多实用的床面应力计算模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波流迭代求解模型;二是直接将波流分量相加,并考虑波流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得到的模型。下面对SWEM2D—SED里集成的Soulsby模型做一个深入介绍。

Soulsby通过将单独流场和单独波浪场情况下的床面应力叠加,同时考虑波流相互之间非线性的作用,得到一个计算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床面应力公式。

单独流场情况:τc=ρCDU 2,摩阻系数

单独波浪场情况:,其中,U w为波浪边界层处水质点运动速度;f w为波浪摩阻系

数,f w=1.39(A/z 0-0.52,式中(T为波浪周期)。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平均床面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