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干线航道现状与规划

1.1 干线航道现状与规划

1)长江干线航道建设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内河航运的重视上升到新的高度。发展长江等内河水运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近年来,长江干线航道整治工作有力推进,长江干线航道通过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长江黄金水道已成为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长江干线航道上起云南水富,下至长江入海口,全长2838 km,可分上、中、下游航道三部分。上游航道包括:宜宾合江门~重庆羊角滩段,目前航道技术等级为Ⅲ级;重庆羊角滩~宜昌下临江坪段,目前航道技术等级为Ⅱ级。中游航道指宜昌下临江坪至武汉长江大桥段,目前航道技术等级为Ⅱ级,根据河道特性可分为宜昌~枝城、枝城~城陵矶、城陵矶~武汉段。长江中游历来是枯水期长江航道养护的重中之重。下游航道指武汉长江大桥至浏河口段,目前航道等级为Ⅰ级。

《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中确定的2020年规划目标为:水富至宜宾段航道由-1.8 m提高到-2.7 m;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水深-2.7 m,可结合枢纽建设情况,将航道标准提高到1级,相应适当提高航道水深;重庆至宜昌段,重庆至涪陵段航道水深-3.5 m,涪陵至宜昌段航道水深-4.5 m,进一步改善三峡库尾和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条件;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水深由-3.2 m提高到-3.5 m;城陵矶至武汉段航道水深由-3.5 m提高到-3.7 m;武汉至安庆段航道水深由-4 m提高到-4.5 m;安庆至芜湖段航道水深由-5 m提高到-6 m;芜湖至南京段航道水深维持-7.5 m;南京至太仓段航道水深由-10.5 m提高到-12.5 m;太仓至长江口段航道水深-12.5 m,保障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长期稳定运行。

从2016年长江干线各段计划养护水深与2020年规划目标的对比来看,目前,除了南京至太仓段航道尚未达到2020年规划目标以外,其他航段均已经提前达到了2020年的规划目标。

2)长江干线航道货运量发展现状

长江承担了全国80%左右的内河水运量。“十五”时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长江干线内、外贸运量迅猛增长。2015年长江干线货运量达到21.8亿t,同比增长5.8%,自2005年首次超过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以来,长江已连续多年蝉联世界内河第一位。

图1 近年来长江干线货运量发展趋势

3)长江干线航道建设规划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明确要求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整治浚深下游航道,有效缓解中上游瓶颈,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发展江海联运和干支直达运输,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其中,长江干线下游重点实施12.5 m深水航道延伸至南京工程;中游重点实施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加强航道工程模型试验研究;上游重点研究实施重庆至宜宾段航道整治工程。

结合目前在、拟建项目,预计到2020年长江干线通航水平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其中,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段航道最低维护水深将由目前的2.7 m提高至3.5 m,全年通航2000吨级船舶;重庆至涪陵段航道最低维护水深3.5 m,积极开展4.5 m水深航道建设研究工作,航宽由100 m提高到150 m;涪陵至宜昌段航道最低维护水深4.5 m,航宽由140 m提高至150 m,并进一步改善三峡库尾和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条件。长江中游宜昌至城陵矶段航道最低维护水深将提高到4.0 m以上;城陵矶至武汉段航道最低维护水深由3.7 m提高至4.5 m,航宽由80 m提高至150 m;武汉至安庆段实现6.0 m航道水深初步贯通,万吨级船舶常年直达武汉。长江下游安庆至芜湖段航道最低维护水深从现在的6.0 m提高至7.0 m,芜湖至南京段航道水深实现10.5 m初步贯通,南京至浏河口段实现12.5 m深水航道贯通,5万吨级海轮常年直达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