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1 前言

长江河口是一个丰水多沙的三角洲分汊河口,径潮流动力强劲。口内发育有崇明、长兴、横沙三大岛屿,其中,崇明岛将长江口分为南、北支,长兴岛和横沙岛将南支分为南、北港,九段沙将南港分为南、北槽,使长江口平面形态呈“三级分汊,四口入海”之势。

长江口横沙东滩为北槽及北港两条出海汊道之间的大型濒海沙洲,西侧横沙东滩已基本成陆或者正在成陆,东侧为横沙浅滩直接面向外海的开阔海域,南北两侧均为深槽,南侧北槽汊道为已经通航的长江口深水主航道,北侧为规划的北港航道,在长江口众多滩涂资源中,横沙东滩集“区位、土地、航道、岸线”等众多优势于一身,既拥有大片可开发浅滩,又拥有着开发港口、发展临港产业、建设江海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是上海城市空间拓展的理想区域。此外,还存在着直接利用深水航道疏浚土成陆的资源优势。

图1 横沙东滩位置图

近年来,长江口河势格局已基本稳定,随着北槽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和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的实施,横沙东滩目前也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沙体形态。在此基础上,顺应横沙东滩自身的淤长规律,可对横沙东滩东侧的横沙浅滩区域继续实施更大范围的圈围成陆。

从横沙浅滩的地理位置与滩涂的自然条件来看,横沙是北港与北槽间涨落潮水沙的主要交换区域,波浪、径潮、潮流流动力强劲,水沙运动复杂,长江巨大的径流带着巨量泥沙在径流、潮流、口外风浪、地形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在河口口门聚集和沉积,形成了长江口河口的拦门沙系,包括拦门沙航道和拦门沙浅滩,两者相间分布,存在诸如平面环流、垂向环流等复杂的水沙输运系统。

本文主要通过实测资料与数学模型等工具对横沙浅滩成陆对周边的水沙输运系统可能造成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可为今后对横沙浅滩成陆或者建港等的研究提供可参考、有价值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