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横沙是2020年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的最佳出路
最新公布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要“强化横沙东滩滩涂围垦资源的远景预留,为城市发展预留战略空间”。在上海城市发展处于资源紧约束阶段,采取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以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倒逼城市发展转型的今天,仍明确了横沙东滩作为城市长远发展战略空间的定位,强调了滩涂围垦资源的远景预留,这无疑为综合利用长江口航道疏浚土提供了可能。
经过我们的研究,规划2020年后将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全部吹填至新横沙,是最经济、最环保、最可行的疏浚土处置方案。
由于新横沙紧靠长江口深水航道,将其疏浚土全部吹填成陆,则运距最短,成本最低,且能为上海增加新的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减少外抛后,解决了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鉴于目前长江现有来沙量不断减少的趋势,横沙东滩东侧滩涂冲刷侵蚀态势持续发展,滩面泥沙流散、滩体萎缩散乱,未来必将危及周边河势稳定。对此,将长江口航道未来的疏浚土吹填上滩至新横沙是最可行的方案。
新横沙尚有可规划滩涂303 km2,若按农业开发的标准成陆,所需的泥土资源达20亿m3;若按城市开发的标准成陆,至少需约35亿m3泥沙。在北槽北侧N5~N10丁坝之间布设4~5个贮泥坑,启动横沙东滩N23潜堤东侧滩涂区域逐步吹填成陆工程,航道疏浚土可就近上滩。根据2015—2016年的北槽航道疏浚土平均分布情况测算,若将北槽段航道的疏浚土吹至新横沙上滩,运距为2~23 km,则每立方米土疏浚的上滩费用平均为28元。未来北槽航道年维护量暂按5000万~6000万m3/a估算,利用率按80%计,则新横沙可提供40~70年疏浚土处理的空间。
图3 新横沙成陆周期图
我们研究了利用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吹填至新横沙的时序与方案,拟采用逐步推进、分块成陆的方式。其中隔堤西侧的掩护条件和施工条件均较好,可先行实施。尤其是A区,面积58 km2,成陆条件最为成熟,可率先实施,之后可依次对B—C—D—E区形成新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