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结合建港成陆
结合建港成陆根据建港总体方案可以分为北侧方案和南侧方案。
1)北侧方案
横沙深水新港北侧方案圈围面积约303 km2,规划港区水域面积36 km2,成陆面积267 km2(图3),按照城市建设用地+5.5 m标准计算容积方为21.5亿m3,考虑沉降、固结后吹填量约29.7亿m3。港池水域疏浚量为4.8亿m3,建成后年维护量约1000万m3;外航道疏浚量为1.2亿m3,建成后年维护量约3000万m3。
图3 横沙建港北侧方案总体规划
2021—2035年,利用北槽、南槽和北港航道疏浚土,采用耙吸船+绞吸船二次抛吹和耙吸船+泥驳+吹泥平台工艺进行上滩造陆,可形成新横沙A和B南侧约100 km2陆域,吹填量12.5亿m3。
2031—2040年,利用北槽、北港、南槽航道疏浚土,以及港池和进港航道疏浚土进行上滩造陆,可形成新横沙C和D区约82 km2陆域,吹填量9.7亿m3;同时,将港池开挖疏浚土吹填至南北两侧港区47 km2陆域,吹填量4.3亿m3。
2036—2045年,主要利用北港航道,以及港池和进港航道维护疏浚土进行上滩造陆,可形成新横沙E区约39 km2陆域,吹填量3.8亿m3。
新横沙总体成陆周期为25年。
2)南侧方案
横沙深水新港南侧方案圈围面积约315 km2,规划港区水域面积62 km2,成陆面积253 km2(图4),按照城市建设用地+5.5 m标准计算容积方为19.2亿m3,考虑沉降、固结后吹填工程量约26.5亿m3。港池及运河水域疏浚量为6.8亿m3,建成后年维护量约2000万m3;外航道疏浚量为1.0亿m3,建成后年维护量约3000万m3,人工运河疏浚量为0.6亿m3。
图4 横沙建港南侧方案总体规划
2021—2035年,利用北槽、南槽、北港和人工运河航道疏浚土,采用耙吸船+绞吸船二次抛吹和绞吸船直吹工艺进行上滩造陆,可形成新横沙G和H区约113 km2陆域,吹填量11.0亿m3。
2031—2040年,将港池开挖疏浚土吹填至南北两侧港区43 km2陆域,吹填量5.6亿m3。
2031—2045年,利用北槽、南槽、北港、港池和进港航道疏浚土,采用耙吸船+绞吸船二次抛吹和绞吸船直吹工艺进行上滩造陆,可形成横沙新港I、J和K区约96 km2陆域,吹填量9.8亿m3。
新横沙总体成陆周期为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