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横沙新港总平面布置
4.2.1 规划主导思路
(1)符合水利部“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和上海市“崇明三岛总体规划”。
(2)有利于青草沙水库的保护、有利于北港水道的开发和利用,确保长江口深水航道正常运行。
(3)确保长江口河势稳定和河口安全。
(4)充分利用长江口大量疏浚土形成港区陆域,减少向外海倾倒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5)利用横沙浅滩的滩涂资源,规划挖入式港池,港内直接进行江海转运。
(6)利用长江口外深水资源,避开河口拦门沙,规划具有20 m水深的进港航道。
4.2.2 横沙新港总平面布置
1)挖入式港池方案
利用横沙东滩-5 m以上的滩地面积303 km2,东西长47.4 km、南北宽10.4 km围垦成陆。港区规划面积为84 km2,仅占其中的28%,其余为城市规划用地。利用封闭式挖入式港池方案,可以防止波浪、泥沙的入侵,保证港区装卸作业。具有水域平稳、泥沙回淤少、航行安全、施工条件好、工程投资少、工期短、年作业天数多、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挖入式港池的码头平面布置采用突堤式布置,可以充分地利用岸线布置更多的泊位。共可形成岸线41 km、规划码头泊位90个。另按照来港的船型大小,将港池划分为-20 m、-15 m、-10 m不同水深的三部分,即东港池、中港池和西港池。
2)深水航道规划方案
为避免对已建成的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影响,规划的深水航道选择在长江口深水外航道的北侧12 km处,规划外航道轴线位置为N31°12′42″。航道与港池相接的口门处航段,走向N123°,长6 km;靠外海处航段,走向N90°,长12.75 km;航道底宽500 m,底高程-20 m,边坡1∶30~1∶40,航道总长为18.75 km。设计船型以1.8万TEU集装箱船为主,船长400 m、船宽60 m、满载吃水16.0 m。
3)进出港池的长江航道
北港航道尚未开发利用,但已列入《长江口航道发展规划》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2010年8月交通运输部批复的北港航道规划尺度为10 m水深、300 m宽度、满足3万吨级集装箱船(吃水11 m)乘潮通航、兼顾5万吨级散货船减载乘潮通航。
图5 横沙新港总平面布置图
表1 横沙新港规划指标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