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新形势
2.1.1 全球多元格局调整带来新变化
当前全球经济仍未走出危机后的调整变革,复苏步履维艰,风险因素还在积累,未来发展迷局重重,曲折性、艰巨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未来,全球呈现出“五大变化”: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二是全球贸易投资格局新变化;三是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新变化;四是全球能源资源格局新变化;五是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新变化。
2.1.2 我国将以新一轮改革开放培育新结构和新动力
未来五至十年是我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关键时期,面临以改革开放培育新结构、强化新动力的要求。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结构深度调整、提质增效升级的阶段特征更加明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时代要求更加迫切。
一是经济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三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四是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加速形成。
2.1.3 上海以全面创新为城市注入新能量
一是更高层次开放向全球城市迈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全球自由贸易投资进程不断深化,带动了新一轮国际劳动分工和全球经济空间重组,为上海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推进“四个中心”建设、打造全球城市、在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汇聚全球资源要素、在不断深化开放合作中拓展发展新空间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寻求发展新活力。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海围绕着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战略使命,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引领,经济体制、政府职能转变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将不断深化,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将更加成熟,发展动力和活力也将更加充分。
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新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表现出以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为主导驱动社会生产力变革,以信息(数据)为核心投入要素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以智能制造为先导构造现代产业体系,以追求范围经济为导向不断创新社会分工形态等特征。
四是区域发展新格局拓展新空间。“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上海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升国际国内资源高效配置和国际国内市场深度融合的枢纽功能。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上海加快建成“四个中心”,全面提升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服务全国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