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横沙浅滩的措施建议

5 针对横沙浅滩的措施建议

目前,在长江口主要滩涂区域中,横沙浅滩的冲刷最为显著。该沙体西侧的横沙东滩将于2020年可完成陆域形成工程。因此,2020年后,横沙浅滩将成为最利于北槽航道疏浚土上滩成陆的区域。但在这期间,若任由滩面冲刷,则未来的成陆工程量将大幅增加。如2010年至2016年,横沙浅滩滩面平均冲刷了25 cm,其成陆工程量已增加1亿m3,成陆成本增加约24亿元。

此外,长江口滩涂成陆以往利用水体高含沙量的特性,先采取促淤工程,这样可以较小的工程代价来获得土地资源。但下泄沙量的持续减少,长江口水体含沙量也会逐步降低,滩涂促淤的效果已明显减弱,不能满足浅滩成陆的需求,如横沙东滩即将成陆的八期滩面区域,原为东滩促淤区,在促淤工程期间(2003—2009年),该滩面平均淤高幅度仅为0.16 m。

根据横沙浅滩目前不断冲刷减小的情况和未来加速侵蚀的发展趋势,建议抓紧对横沙浅滩区域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上海未来发展的土地资源。

(1)抓住新一轮制定“国家沿海地区的海洋功能区划”的机会,建议市海洋、规划等部门做好预案,调整横沙浅滩区域的海洋功能定位,及早列入滩涂造地规划,为上海争取更多的建设用围填海指标。

(2)建议市政府安排责任部门及早开展横沙浅滩圈围成陆的前期工作,包括开展野外大范围的勘探、监测工作,为后续工程建设积累基础资料。

(3)及早启动横沙大道外延工程。如图5所示,将现横沙大道继续外延26 km直至北槽深水航道北导堤堤头区域,阻隔横沙浅滩与北槽的水沙交换,减弱横沙浅滩的水流动力,减缓滩面侵蚀;更为横沙浅滩后续圈围成陆提供最主要的工程依托和建筑材料运输通道。

图5 横沙浅滩成陆及横沙大道外延工程位置图

(4)加强与长江航务局的合作,进一步完善航道疏浚与吹填成陆的联动机制,实现航道疏浚土资源的全部上滩利用。

(5)继续支持上海科研院校对新横沙成陆开发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论证长江口水沙、河势、环境等变化给上海土地、港口、航道资源带来的影响,未雨绸缪,为上海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专报:春兰、裔炯、喜庆;韩正、杨雄、应勇同志

抄报: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市委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