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1)经济稳定增长的压力仍较大
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以及上海自身转型发展阶段的影响,上海经济近期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很大程度上来自股市、房市的轮番带动,但工业的持续下滑为未来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压力。
2)资源环境约束底线更加趋紧
上海资源紧约束和环境紧约束将进一步突现。人口规模增长对城市承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15万人,距《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要求上海常住人口到2035年控制在2500万左右的调控目标已经十分接近。上海人口规模持续增长趋势仍将持续,交通疏导能力、城市空间承载能力接近上限,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将会加剧,并给公共设施、社会服务配套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控制人口规模的压力仍然较大。上海土地资源紧约束长期客观存在,建设用地规模已近极限。2015年全市建设用地达到3140 km2,开发强度已超过46%,距2020年3185 km2的建设用地红线仅有45 km2的空间,距《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提出的全市建设用地至2035年控制在3200 km2的空间更小,只有60 km2,建设用地控制难度大。未来上海将逐年减少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主要依靠盘活存量土地满足发展需要。
3)超大城市治理水平提升任务重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在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公共安全方面,上海面临的风险具有突出的密集性、流动性、叠加性、圈域性等特征,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压力日渐加大。城市交通方面,职住分离现象突出,交通拥堵问题还比较严重,交通网络亟待健全。诚信法治环境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需要在法律规则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度、可操作、持续性方面提升突破。市民文明方面,城市发展的软环境仍待改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需要提高。
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本课题研究与时俱进,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根据国务院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及上海市编制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区三大发展战略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根据上海市对崇明、长兴和横沙三岛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在上一轮课题对新横沙成陆和开发利用以及横沙深水新港规划建设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课题组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产业经济、生态环境、现代物流、港口航运、河口海岸和数值模拟等学科的团队综合优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从研究关键技术着手,对新横沙的形成和开发利用以及横沙深水新港规划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拓展,重点研究解决新横沙形成的相关技术难题,把上一轮课题进行的战略层面的研究深化为可行性关键技术层面的研究,夯实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的前期基础研究,为进一步实施新横沙的成陆并为未来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横沙深水新港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