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波浪推算计算结果

2.6 波浪推算计算结果

2.6.1 大范围波浪场分布特征

图9为本底方案的常风天主要浪向(NNE~ESE)的H 13%波高分。图10为对应的6级风上限条件下的H 13%波高分布。由图可见,长江口地区的波浪外海大、近岸小,拟建成陆区域波浪出现明显衰减。

图9 常风天平均水位下主要波向H 13%波高分布(本底)

图10 6级风+平均水位下主要波向H 13%波高分布(本底)

各波浪计算点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工程前各区域最大H 13%波高分布特征

从计算结果来看,北港水道主要受NE~ENE~E向浪控制,常风天最大H 13%波高基本在1.0 m以内,6级风上限条件下最大H 13%波高基本在2.2 m以内;横沙浅滩东侧水域主要受ENE~E向浪控制,常风天最大H 13%波高在1.3~1.4 m,6级风上限条件下最大H 13%波高在2.5~2.8 m;北槽北侧边滩水域主要受E~ESE向浪控制,常风天最大H 13%波高在0.5~1.2 m,6级风上限条件下最大H 13%波高在1.0~2.5 m。

2.6.2 成陆工程实施前后的波浪场变化

从计算结果来看,成陆工程实施后,横沙浅滩成陆后,引起东侧水域波能集中,波高有所增加,但对北港水道、北槽波浪基本无影响。常风天条件下,横沙浅滩东侧水域H 13%波高增加0.07~0.13 m,增幅5.2%~10.1%。6级风上限条件下,横沙浅滩东侧水域H 13%波高增加0.04~0.06 m,增幅1.4%~2.4%。

图11 常风天平均水位下主要波向H 13%波高分布(工程后)

图12 6级风+平均水位下主要波向H 13%波高分布(工程后)

表3 常风天工程前后计算点最大H 13%波高变化

表4 6级风上限工程前后计算点最大H 13%波高变化

表5 工程前后各区域最大H 13%波高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