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控制方程

2.1 控制方程

模型采用的水动力三维控制方程如下:

式中:η为自由水面;)为流速矢量;为柯氏力参数;ρ0为参考密度;ρ为水的密度;P a为自由水面的大气压强;A V、A H分别为水平涡黏系数、垂直涡黏系数;S为盐度;T为温度;K H、K V分别为水平扩散系数、垂直扩散系数;Q·为太阳辐射吸收率(W·m-2);C p为水体比热[J/(kg·K)];算子

σ坐标系的垂向流速方程为

式中:w为z坐标系下的垂向流速。

Smagorinsky亚格湍流模型(1963)得到水平涡黏系数A H和水平扩散系数K H,定义如下:

为使上述方程收敛,应给出垂向边界条件。在水面,引入风应力使得动量方程的边界条件收敛:

水面风应力由下式得到

式中:ρa为空气密度;CDS为风拖曳系数;W(x,y)为水面以上10 m处的风速,|W|为其量值,W x、W y为其分量。拖曳系数C DS可由下式计算得出:

当风速量值超出范围时,CDS为一常量。

水底摩阻应力由下式所示:

底部应力由下列二次方程给出:

假定边界,且流速呈对数分布,底部拖曳系数CDb可由下式得到:式中:von Karman常数κ=0.4;z 0=ks/30,ks为局部底摩阻;δb为底部计算网格的半厚;CDb min通常取值为0.0025。

三维无结构网格变量分配情况如图3所示。另外,紊流模型采用了两个模块,即目前较为流行和成熟的k-kl紊流模型计算模块以及零方程模式,将这两个模块直接引入到本模型中来,不在这里详细累述。

图3 SWEM3D模型的无结构网格变量分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