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
2025年09月26日
1.1 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
1.1.1 自贸区政策总览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 km2,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年12月2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面积扩展到120.72 km2,包括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和张江高科技片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实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投资自由、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综合监管。
1.1.2 自贸区政策与港口航运关联解析
结合新横沙发展需求,重点对启运港退税、国际中转集拼、沿海捎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港一体化、降低国际船舶运输企业与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准入门槛等做解读。
启运港退税。启运港退税旨在促进上海港与其他内陆、沿江沿海港口间的互动,促进水水中转,巩固上海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地位。
国际中转集拼。这是国际上衡量一个港口能否跻身“航运中心”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对降低货运成本、集装箱业务周转量有着直接影响。
沿海捎带。突出启运退税与沿海捎带业务互动,共同促成沿海货源在上海洋山港的集聚,从而更有利于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
区港一体化。使通关更加便捷,有利于吸引国际航运集团、第三方物流入驻,推动国际港航、物流产业联动发展。
降低国际船舶运输企业与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准入门槛。有利于提高外商投资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性,促进中国航运企业吸收利用外资发展业务,提振中国航运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