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长江经济带战略对上海港及新横沙的影响

3.5 长江经济带战略对上海港及新横沙的影响

3.5.1 长江经济带战略对上海港的影响

从长三角地区来看,随着区域交流的日益密切,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其辐射区域服务周边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强化,构建一个公铁协调互补的集约复合型城际交通体系显得更加迫切。从长江流域来看,其广阔腹地,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依托。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水水中转,不断适应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物流链向长江沿线延伸的需求,对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动长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地处沿海、沿江两条国家城镇发展走廊交汇点,承接“两横两纵”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通过进一步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对更好地发挥为全国服务的功能,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此背景情况,上海港在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关键在于适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和长江流域经济转型升级需求,聚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国际海空枢纽”和“区域公铁协调”两大战略,支撑和指导对外交通系统发展,增强上海对长三角、长江流域的服务和辐射能力。

3.5.2 长江经济带战略对货物贸易及集疏运的影响

针对目前上海港口设施能力难以适应需求,洋山港缺少支线(包括江海直达)、近海专用泊位,港口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内河受航道、船闸、桥梁和船型等限制,海铁联运发展缓慢,铁路线尚未进入港区等短板,长江经济带不仅为上海港挖掘了更广阔的贸易市场空间,也为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相对应的,上海一方面要着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的综合能力,大力推进以江海联运为主的水路集疏运体系。比如,依托航运中心建设,继续促进沿江港口分工协作,发挥国际主要枢纽港和干线港口群发展,共同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打通沿江内河航道网;推进江海直达运输,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根据运输要求,构建公铁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骨架,完善港口与交通网络的衔接、区域通道衔接和交通一体化发展。

3.5.3 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新横沙的影响

长江经济带可以说是三大战略中与新横沙关联最紧密、最直接的国家战略。一方面,新横沙地处长江入海口,可以说是整个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要地,所有的长江内河地区的航运必须绕经新横沙;另一方面,作为上海的组成部分,新横沙发展导向势必会影响整个上海深水的功能布局。基于此,新横沙仍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尤其是在上海组合港中的定位,前瞻性地做好软硬件建设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