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航道采样点流速分析

5.3 航道采样点流速分析

为分析横沙东滩圈围工程对北港航道及北槽航道的流速影响,在二航道设置4个流速采样点,采样点位置如图38所示。

图38 物理模型航道采样点位置示意图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采样点如图39所示)进行对比,图40和图41为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图42和图43为数学模型计算结果。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引用《新水沙条件下横沙浅滩成陆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数学模型计算边界条件为大潮,物理模型为中等偏大潮汐条件,两者有所差别。

由图40和图41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知,对于北港航道BG1#、BG2#、BG3#采样点,横沙岛北侧BG1#点涨落急流速基本不变,BG2#点落急流速变化相对较小,涨急流速减小明显,减小幅度约为0.08 m/s,BG3#点落急流速基本没有变化,涨急流速变化有所增大,幅度在0.05 m/s之内,幅度微小。对于北槽BC1#、BC2#、BC3#采样点,北槽上中下涨落急流速基本不变。

由图42和图43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知,对于北港航道,横沙岛北侧采样点涨落急流速变化不大,拦门沙上下游水域落急流速变化较小,涨急流速有所增大,增大幅度大于物理模型。对于北槽航道,北槽上中下游落急流速变化较小,北槽中上段,涨急流速变化较小,出口处涨急流速有所增大。

总体来说,方案实施后,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采样点流速变化趋势一致,由于试验潮型不同,流速变化幅度有所差异。

图39 数学模型航道采样点位置示意图

图40 物理模型北港航道采样点流速变化

图41 物理模型北槽航道采样点流速变化

图42 数学模型北港航道采样点流速变化

图43 数学模型北槽航道采样点流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