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长江口横沙东滩新陆域数值模拟
路川藤,罗小峰,徐群,张功瑾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
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为探讨长江口横沙东滩新陆域成陆不同方案对长江口北槽水动力的影响。基于CJK3D-WEM模型,建立了长江口横沙东滩新陆域数学模型,划分计算水域三角形单元138281个,网格边长平均约150 m。计算结果表明,横沙新陆域形成后,北港上断面、南槽下断面落潮分流比略有减小,分流比变化均在1%以内;南港河段、北槽中上段涨落急流速不同程度增加,增加幅度5~15 cm/s,北槽下段涨、落急流速略有减小,减小幅度5~10 cm/s;北港沿程落急流速有不同程度减小,减小幅度5 cm/s左右;工程区北侧高潮位降低,南侧降低,低潮位变化相对较小,原因在于圈围工程主要布置在横沙东滩-5 m以上浅滩区域,圈围后明显阻隔了涨潮漫滩流。
[关键词]长江口;横沙东滩;新陆域;CJK3D-W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