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025年09月26日
1 前言
2015年12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正式发布,在“海洋空间区划示意图”中明示横沙浅滩定位为“发展预留空间”。该规划纲要概要中还明确指出,“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突出江海联运,要加快高等级航道和配套港区建设发展,优化集疏运结构,提高水水中转比例”,“要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加强大洋山、横沙岛等海洋战略资源的保护利用”。从这些叙述内容不难看出,上海新一轮规划已对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之后上海港口的扩建和升级进行了谋划,在横沙浅滩建设深水新港是一个已为上海市规划部门认可的重要抉择。
当前,从软件的角度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不断从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航运服务方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硬件的角度看,自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越新加坡港成为世界排名首位的集装箱大港以来,至今已连续保持了6年的领先地位。上海港现今拥有外高桥和小洋山两大集装箱码头群,2017年洋山四期工程建成后,约可形成4000万TEU的年集装箱吞吐能力。
然而,由于受船舶大型化、班轮联盟化、全球经济持续发展并不断东移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仍需要有新的海洋空间及硬件设施的支撑,才能在2020年之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