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上海港口运输与集疏运体系

3.1 上海港口运输与集疏运体系

3.1.1 上海港区布局现状

图1 上海主要港区布局(2015年)

上海港形成了以外高桥港区、洋山深水港区为主,黄浦江两岸港区为补充的集装箱港区布局(图1)。其中,黄浦江港区装箱作业量正在逐步向洋山和外高桥转移,洋泾的中海集箱码头,但码头规模不大。从总体发展形势来看,未来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将集中在洋山深水港区和外高桥港区这两个区域。

3.1.2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现状

2015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增长,达到3654万TEU,同比增长3.5%,继续位列世界第一。从历年集装箱箱量增长幅度来看:2000年至2007年集装箱吞吐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本保持20%~30%的增幅;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幅明显下降;2009年吞吐量甚至有所下降;在内贸市场发展的支撑下,2010年吞吐量恢复增长;2011年至今集装箱吞吐量步入稳定增长阶段(图2)。

从结构上看,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541万TEU,同比增长1.4%。全港集装箱水水中转吞吐量达1645万TEU,同比增加1.9%。但是,水水中转比重却为45%,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铁水中转吞吐量为5.4万TEU,同比减少43.7%。

图2 上海集装箱吞吐量

3.1.3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发展现状

2015年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中,公路运输占54.85%,水路运输占45%,铁路运输占0.15%。“十二五”以来,公路集疏运和水路集疏运比重基本趋稳,集疏运量都呈现明显增长,铁路集疏运运量虽有增长,但比重持续走低。上海的铁路集疏运系统是全国最好的枢纽之一。内河集疏运系统是基于2004年规划“一环十射”的高等级内河航道分步建设。目前,上海内河航道200多条,航道里程2100多km。近年来,上海加大航道建设力度,连接江苏省的苏申外港线建成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