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版前言

初版前言

我们每天都能听到或看到应激(stress)这个词,如同美国应激研究所所描述的,“One can hardly pick up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or watch TV without seeing or hearing some reference to stress”。应激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件,没有应激就没有生活,尤其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和高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全方位的渗透,使人类承受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为了适应社会上日益强烈的竞争,需要承受来自不同方面的种种压力,常常处于应激状态。由应激而引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并由此产生了“应激医学”这门新兴学科。

应激作为人类多种重大致死性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已经确认,应激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75%~90%的人类疾病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可被应激所诱发或是被应激所恶化。应激与疾病的关系、应激对机体损伤作用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大的关注。应激,无论是躯体的还是情绪性的,对机体的损害目前主要表现在四个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精神系统。

鉴于应激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国内外纷纷成立应激医学研究机构,临床医院也相继成立“心身科”。第二军医大学于2005年成立“应激医学研究室”,同时开设“应激医学”本科生选修课,2006年开设研究生课程,并将于2007年列为正式课程。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系统介绍“应激医学”的教材和专著。

第二军医大学img教授从事应激医学与神经内分泌学研究,陈宜张院士从事神经内分泌学研究,徐仁宝教授从事应激医学和受体学研究等,为第二军医大学在应激医学研究领域和本书的出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杜继曾、姜乾金、谢启文、杨钢、朱粹青、周吕等教授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还得到了苗丹民、饶志仁、王百忍、张理义、赵汉清等老师的关心支持。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陈宜张院士、吴建屏院士、杨雄里院士和曹雪涛院士给予了鼎力帮助。本书出版得到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上海科技专著出版基金和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的资助。我们对关心、支持本书出版的老师、同行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而且不得不兼顾教材和专著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别,书中遗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再版时及时更正。

蒋春雷 路长林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