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应激和应激性疾病的防治
2025年10月14日
第十四章 不良应激和应激性疾病的防治
应激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完善的保护性机制,适度应激有利于机体对复杂外部环境的适应,是生命体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防御反应。因此,压力管理、应激干预等主要是针对不良应激和应激性疾病,是对应激所致损伤的防护。
神经内分泌反应在处理应激时的作用已被确认,机体在暴露于各种应激源的情况下,系统组织器官具备减少与应激有关的损害并存活下来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机制需要处理应激并对之进行适宜的反馈。成功处理应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在遇到一种特殊的应激源时不仅有效地被启动,而且在应激源消失时它也及时停止。因此,当神经内分泌系统等不能很快地动员并适时停止时,高水平的激素就变成危险因素,使机体处于慢性低活度炎症状态,并导致多种应激性疾病。
应激的处理可定义为控制应激时的认知和行为反应。Cohen和Lazarus确定了5种成功处理应激的目标:①降低环境因素的危害并促进康复的可能性;②对不良事件能够耐受或做出适应性调整;③保持健康的自我形象;④维持感情平衡;⑤维护社会关系。能否成功地应对一种特殊的应激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之一称为“适宜反馈”的机制是指在处理应激时的恰当反馈。
应激理论也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种心理干预模式,即应激干预策略。这种干预策略是从应激作用过程中各种有关因素或环节入手的,如:①控制或回避应激源;②改变认知评价;③提供或寻求社会支持;④应对指导;⑤松弛训练或药物等。
当然,每个个体处理应激情况的能力各异,这些不同是因遗传、经验、发育情况、训练、社会支持和现在的心理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