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疾病概述

第五章 应激性疾病概述

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和高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全方位的渗透,使人类承受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时代周刊》1983年6月6日的封面故事,称“应激为八十年代的流行病、人类的头号健康问题”。应激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75%~90%的人类疾病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被应激所诱发或恶化,应激损伤是这些疾病的重要病因和诱因。应激与疾病的关系,特别是应激对机体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随着城市化的加剧,正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应激所致疾病往往从疾病谱(类型)和机体系统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前者重点关注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重的人类重大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七章)、代谢性疾病(第六章第二节)、精神神经疾病(第九章)和癌症(第十章)等。后者从应激对机体损害系统的角度阐述,包括心血管系统(第七章)、消化系统(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第九章)和免疫系统(第六章第一节)。不过,应激所致疾病划分是相互交叉重叠的。

应激分为良性应激和恶性应激。在论述应激损害机体功能、应激致病时需要强调的是,应激和应激反应首先是人(和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完善的保护性机制,适度应激有利于机体对复杂外部环境的适应;只有当应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应激引起机体系统的损害性反应,才导致应激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