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理治疗
FGID的发生、发展有相当一部分存在心理社会问题,因此在治疗上需要制定更为完善和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按照疾病的分类,进行对症的处理和心理的治疗,心理治疗不但使FGID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减少、疑病心理减轻,且明显改善肠道和躯体症状。对于大多数症状较轻或心理应激源不明显的患者,很少给予心理干预,而少数与心理疾病共病或症状顽固的FGID,尤其是那些宁愿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反复做不必要检查的心理因素明显的患者,需制定复杂的心理治疗方案,以期提高其应付技巧和适应能力,并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心理治疗FGID的目标并不是治愈疾病,而是:①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减少患者心理情感应激的频率和强度;③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症状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④减少患者反复就诊次数,减轻社会和经济压力。
首先,需要确立一种治疗性的医患关系,为矫正异常的疾病行为奠定基础。如认同患者对疾病的专注和痛苦的精神体验,激发其对治疗的责任心,强化健康行为等。
其次,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以抗抑郁和抗焦虑药为主。对于有明显精神或情绪抑郁和焦虑的FGID患者,抗抑郁和抗焦虑药将有肯定的帮助。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是常用的抗抑郁药,能减轻FGID的症状,部分患者症状消失。研究表明,5-HT受体拮抗剂可降低正常人和IBS患者对小肠和直肠扩张的感觉阈值,继而减弱胃肠反射。
另外,其他如行为治疗,是一种安全且成本低的方法。认知疗法、催眠疗法、放松疗法和生物反馈治疗等对于缓解IBS的症状或减少社会能力丧失在不同程度上起作用。
不难发现,精神心理因素与FGID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许多FGID往往存在胃肠外及全身症状,不能简单地用FGID发生的病理生理模型来解释,正确认识并予适当的抗心理障碍治疗和疾病适应不良行为的纠正治疗,将有助于精确阐明FGID的病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