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与精神神经疾病

第九章 应激与精神神经疾病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种心理应激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强度的应激负荷往往导致HPA轴兴奋过度,相关神经细胞产生一种类似“功能耗竭”样的退化,导致其功能紊乱或功能障碍,还可能由于下丘脑与大脑边缘系统如海马、旁海马回、扣带回、嗅球等的密切联系,产生广泛的情绪反应,表现为不适当的焦虑、自卑、恐惧、抑郁、愤怒和躁狂,并进一步导致多种形式的精神疾患和心理障碍。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损伤更经常地导致亚临床精神紊乱,发生社会行为异常、犯罪冲动泛化,反应能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

应激失调引起的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与机体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当人们面对强大的精神刺激、不幸的生活遭遇而不能调节自己时,某些人出现躯体方面应激性疾病,而某些人则出现神经精神性疾病,这与人的遗传素质、神经类型、自我平衡能力都有关。与应激密切相关的精神神经异常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抑郁、焦虑、恐惧、应激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

到目前为止,对应激性精神障碍,尚无可依据的诊断标准。但目前国外对机体是否处在应激性疾病已有4个较为一致的判断标准:①行为障碍;②神经激素调控系统过度兴奋(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系统和皮质醇系统的任一个或两个都兴奋);③存在病理变化(如胃溃疡、抑郁、高血压);④怪僻行为(bizarre behavior)(如刻板行为)。根据这些判断标准,结合近年来较为成熟的研究结果(如一些已确认的应激激素),制定快速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是完全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