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杏仁核

一、杏仁核

杏仁核又称杏仁核复合体,位于内侧颞叶的海马前部,是一组形似杏仁的结构,包括皮质内侧核群、基底外侧核群和中央核群。这些神经核团与下丘脑、丘脑、海马以及新皮质都有双向神经联系。杏仁核是基底核的一部分,它在侧脑室下角前端的上方,海马体旁回沟的深面,与尾状核的末端相连。它是边缘系统的皮质下中枢,有调节内脏活动和产生情绪的功能。各种感觉信息汇集到杏仁核,特别是杏仁核的基底外侧核,然后由杏仁核的中央核发出两条主要的传出纤维,一条主要投射到下丘脑,另一条主要投射到脑干。杏仁核引发应激反应,让动物能够挺身而战或是逃离危险。虽然杏仁核体积很小,但对情绪反应十分重要,尤其是对恐惧情绪的产生至关重要。当受到伤害之后,杏仁核的特定区域会“因此而学会害怕”,并产生恐惧的记忆。

杏仁核对情绪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来实现的。外部感觉刺激经两条通路到达下丘脑的情绪反应中枢:一条是感觉信息到达丘脑后,经杏仁核直接到达下丘脑的情绪反应中枢,此通路信息传递快捷,但信息加工粗糙,对情绪的即刻迅速反应有重要意义,这条通路又被称为情绪的低级通路(low route);另一条是感觉刺激由丘脑到达相应的感觉皮质,再到达下丘脑,这条通路对情绪信息的加工非常精细,对刺激的分析更全面和彻底,但通路迂回,不利于在紧急情况下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条通路又被称为情绪的高级通路(high route)。低级通路可以让杏仁核快速接受信息,并做好准备状态,当高级通路传入的复杂的、与情绪相关的信息到来时,能在高级中枢的支配下做出适应反应;还能使杏仁核在新皮质下达的神经信息到来之前抢先做出反应。

杏仁核对恐惧和愤怒情绪的表达识别显得较为重要。动物研究表明,毁损杏仁核可导致与双侧颞叶切除后出现的Klüver-Bucy综合征相似的呆板情绪反应。可见,双侧杏仁核切除不仅使动物变得驯服,还降低动物的恐惧反应。切除杏仁核的大鼠会主动接近富有攻击性的野猫,而被切除杏仁核的野猫则会变得像家猫一样温顺。电刺激猫的杏仁核,可引起警惕性和注意力的增加,同时导致恐惧和强烈的攻击反应。

此外,杏仁核参与处理学习获得的情绪反应。各种学习过的情绪,尤其是恐惧和焦虑,通过杏仁外侧基底核传入杏仁核群。毁损动物的双侧杏仁核外侧基底核使习得性恐惧反应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