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血管系统
2025年10月14日
一、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在应激时的基本变化为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主要由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介导。
应激时,交感神经被激活,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介导,交感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以及神经肽Y、升压素,再加上肾上腺皮质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循环与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以维持循环血量(图5-2)。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强烈兴奋,应激负荷过强使心血管反应过于激烈,就会导致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功能损伤或凋亡、坏死,并引起外周血管更强烈的收缩,甚至是冠状动脉痉挛,也可使心室颤动的阈值降低,在冠状动脉和心肌已有损害的基础上,使心肌缺血,诱发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多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诱发心室颤动,发生心源性猝死。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心血管疾病是第一位的应激性疾病(请参见第七章“应激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图5-2 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应激所导致的心肌损伤,表现为心肌内广泛性心肌坏死和出血,肌原纤维过度收缩,有收缩带形成,线粒体钙化、变性。主要机制为儿茶酚胺过多,称为应激性心肌病、儿茶酚胺性心肌损伤。儿茶酚胺从5个方面作用于心肌:①增加心肌耗氧量,心肌发生功能性缺氧;②刺激β受体,使Ca2+跨膜内流增多,形成钙超载,引起肌原纤维过度收缩、断裂;③儿茶酚胺的氧化物损害心肌;④在氧化过程中,产生氧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使心肌膜结构受损,心功能障碍;⑤引起血小板聚积,启动凝血过程,心肌微循环障碍,心肌缺血缺氧加剧。